上一期我們就權證的隱含波動率的理論公式中,得知權證的理論價格是由五個要素所組成:股價、履約價、歷史波動度、無風險利率、時間。本期我們就「隱含波動率」的影響因素以及運用再做詳細說明。影響隱含波動率大小的因素有:股票的歷史波動率、權證的供需關係。通常權證的發行券商會將股票的歷史波動率當作發行這檔股票權證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也就是說,從過去的歷史波動率來決定此權證的隱含波動率,進而確定權證價格,所以股票權證的隱含波動率通常會比歷史波動率要高,兩者具有正向關係。若股票歷史波動率高,相關權證的隱含波動率也較高;若股票歷史波動率低,相關的權證隱含波動率也相對較低。此外,市場上的供需關係也會影響隱含波動率,隱含波動率在某種程度上是市場對此權證供需關係的一個反映。不過標的股票在市場的成交量/週轉率/波動程度也代表這檔股票在市場的熱門程度,所以也會影響到投資者對此股票權證的需求程度,由於權證成交量不大,因此也使得權證價格虛高,造成波幅會有較高的水平,甚至遠高於正股的實際波幅,所以權證操作切忌看漲追漲。隱含波動率的運用在進行權證交易時,投資人就可以利用隱含波動率來檢視自己的權證投資價格是否合理,主要方法有:一、買賣波動率:權證的投資者除了可以利用預期標的股價的變化方向來買賣權證外,還可以從股價的波動幅度的變化中獲利。一般來說,權證的波動並不是無限上漲或下跌,而是在一個區間內來回震盪,投資者可以採取在隱含波動率較低時買入,或在較高時賣出權證的方法來獲利。二、與歷史波動率做比較來確定買賣時機:通常投資者已經先決定了買賣方向,才知道要以認購或認售權證為操作標的,不妨將標的物的歷史波動率與權證的隱含波動率做比較,在隱含波動率低(高)於歷史波動率的時候買進(賣出)權證。三、投資者可以運用隱含波動率跟同標的股票但不同剩餘時間的權證來做比較,隱含波動率越小,該權證越便宜,從而可以為選擇權證的種類的時間性作比較與選擇。不過在此提示,也不是一味的以便宜的權證為主,因為權證有時間性,投資朋友還是要選擇有二至三個月左右時間的權證操作會比較安全,且獲利機會較大。針對本週權證的操作,台股這兩週以來可以看出OTC指數出現很大的波動,不只跌破季線關卡,也回測到年線的支撐區,這也說明OTC在台股領跌的結構。就籌碼的角度,可以看出二月七日融資水位為五五四.八六億元,但指數破當天低點,所以就OTC的融資來看,目前已經有七十億元以上的套牢籌碼,當套牢的量愈來愈大時,就醞釀著融資有斷頭的風險,而且本週還面臨季報公布是否會有匯損,造成公司有虧損的風險。因此,仍建議以高檔作頭股的認售權證為操作方向,這一期介紹兩檔高檔區間有補跌壓力的認售權證,投資朋友可以把握權證低檔承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