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選舉腳步接近,各候選人無不將公共住宅、都市更新等議題列入競選政見,其中雙北地區更成為候選人角力的重點。然而,檢視三年來台北市長柯文哲當初的競選政見,原本預期四年將有兩萬戶、八年五萬戶的社會住宅能夠完工,但根據內政部營建署九月十一日最新公布統計數據顯示,似乎距離達標相去甚遠,政見一再跳票,柯市長卻改口表示,「可以做到兩萬戶開工就很厲害!」對此,想請教莊教授,社會住宅似乎難以如期完成其所設定的數量,目前推動的困難點在哪?又有什麼方法能夠加快推動進度?A: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資料顯示,台北市目前包含規劃中、興建中及完工的公宅總戶數為一三四○六戶,其中興建中的有四八九五戶,已完工的僅一一七○戶,至於規劃中的戶數則占絕大部分,計有七三四一戶(詳請參閱附表)。以上所述都與台北市原所預設數據落差甚大,柯市長則表示將會下修目標,並會用「包租代管」湊滿。原預期四年應當完工的兩萬戶,如今卻僅有一一七○戶,還不到十分之一,以這個進度來看,要達到目標勢必難上加難。因此,如真想要加速達成目標,應當以廣義、多元的角度切入,才有機會逐步達成預定目標。應以「租金補貼」 彌補「包租代管」缺口其實,無論是內政部或台北市對於難以興建完成的部分,都期望能以「包租代管」的方式彌補,亦即二十萬戶當中十二萬戶直接興建,另外八萬戶則以包租代管方式補足。不過,包租代管執行過程也不如想像中容易,要房東加入包租代管行列,過去沒有浮上檯面的租金收入,如今要攤在陽光下檢視,房東難免蒙上逃漏稅連補帶罰的疑慮,這也正是當前推動包租代管的一大阻力。因此建議能再將「租金補貼」加入共同推動社會住宅一環,與包租代管相輔相成,亦即短期以租金補貼方式補足包租代管缺口,俟包租代管逐步達成目標,租金補貼即告功成身退,不過這也得先預告限期不溯既往的赦免條款,才有機會循序漸進達成預期目標,如僅依目前包租代管的執行方式,必然無法在短期內達成預定目標。按內政部刻正積極推動之八年二十萬戶社會住宅政策,十二萬戶為直接興建、八萬戶為包租代管。包租代管係鼓勵房東釋出空的餘屋轉化為社會住宅,「包租」是由政府委託租屋服務業者向民間承租住宅,再轉租給符合資格的民眾並管理;「代管」係由業者媒合承租雙方,並代為管理。然此一政策看似簡單,執行起來依舊困難重重。因地制宜 彈性調整此外,推動社會住宅與都市更新一樣,各地都應「因地制宜」、彈性調整,就台北市而言,不僅空屋、餘屋不多,更面臨「有錢沒地」窘況,也因找地不易,才讓規劃中的社會住宅難以落實,即便規劃中及興建中的社會住宅全部完工,但想要在八年之內達標,依舊困難重重。因此建議以廣義的角度思考,不足之處再以包租代管與租金補貼補足,亦即以相輔相成彈性調整方式逐步達成預定目標。由以上之分析可知,雖然台北市政府荷包滿滿,可惜一地難求,更何況目前進行中不論是興建或規劃中基地都不夠大,並且戶數有限,因此,八年五萬戶公宅政策頻跳票乃預料中事。此一問題可由附表知其梗概,惟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希望主管機關能夠以廣義社會住宅的概念務實以對,因時因地制宜,以「直接興建」、「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三方式相互搭配,以期逐步落實規劃中的整體住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