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五日)美國散戶情緒指數(圖一),受中美貿易戰暫時休兵激勵,看多者比例續升四.一個百分點來到三七.九%,已接近歷史平均的三八.五%,但隨著傳出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因違反美國制裁伊朗禁令被加拿大逮捕,市場又開始擔憂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情緒勢必會再轉為悲觀。相對的,看空者比例續減九個百分點降至三○.五%,剛好回到歷史平均值的三○.五%。觀察同期間的ETF資金流向(圖二),終於出現情緒與操作同步的情況 ,隨情緒持續好轉,開始回補美股指標ETF SPY(追蹤標普五百指數)及QQQ(追蹤那斯達克指數),追蹤新興市場指數的IEMG則是連續五周獲得資金淨流入(第三大持股為台積電(2330)。但在十二月六日媒體披露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被逮捕的訊息後,資金大舉反手調節SPY,單日淨流出三六.五億美元,IEMG則持續獲得買盤青睞,另一檔追蹤新興市場的EEM也出現在買超排行中,顯示資金似乎有在進行出高基期美股、轉進低基期新興市場的轉換,未來可持續追蹤後續變化。資金面對台股有利 基本面卻開始惡化若從整個基金市場來看,同樣可發現資金流向結構轉變的情況。根據EPFR同期間(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五日)的基金資金流向顯示,全球股票型基金單周淨流入十五.四億美元,其中,歐洲、美國、日本股票型基金均呈現淨流出,僅剩新興市場及中國股票型基金持續獲得資金淨流入。雖說資金面稍稍對台股有利,但製造業PMI、外銷出口等總經數據開始轉為負向,加上市場對華為事件是否進一步衝擊台灣電子業營運的擔憂,都可能引來台股的賣壓,短線能夠以盤代跌就算是最好的結果。此外,有部分產業因客戶提前拉貨,帶動十一月及十二月營收逆勢走高,進而激勵近期股價表現相對強勢。但在拉貨高峰過後,客戶開始消化先前建立的庫存並縮減訂單,最快明年首季營運就會出現大幅度的季衰退,可預期屆時股價將會有大跳水的演出。尤其是目前大炒5G題材的網通股,更是投資人該見好就收的指標族群,未來仍有個不定時炸彈在等著他們。情境一:華為事件發展僅止於抵制其5G設備華為事件是否會演變成出口禁令仍不得而知,但美國聯手各國抵制華為5G設備已是正在進行式。美國基於資訊安全理由,聯手盟友抵制華為5G設備,目前包含五眼聯盟(Five Eyes)的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紐西蘭,以及亞洲的日本、韓國,均已表示將禁用華為設備(韓國技術性排除華為),不排除未來將會有更多國家加入抵制行列。由於5G設備成本高昂,各電信商都在想方設法擠出預算,甚至選擇削減人事成本,就像美國最大移動運營商Verizon為了發展5G宣布一項重組計劃,預計在二○二一年削減一百億美元成本,十月初向四萬四千名員工提供一筆自願遣散費(VSP),十二月初已有一○四○○名員工接受自願離職計劃,占全球員工總數的六.八%。原來非美電信商還可選用華為低價搶市的設備來降低基礎設施建置成本,如今當地政府配合美國聯合禁止採用,不僅未來建置成本將因此大幅提高,先前已購入的華為5G設備恐也將報廢。華為為了擴大日本通訊基地台市場,先前採取較日系廠商便宜四至五成的低價搶單,也獲得軟銀(Softbank)的採用,但在日本政府禁用後,軟銀建置成長恐將飆升近一倍,員工已開始擔心導入時程將因此延遲。就此發展下,華為5G設備的潛在市場商機勢必會大幅縮水,供應鏈將成為主要受害者。被市場視為有轉單商機的非華為5G設備供應鏈,可能也會因電信商基礎設施建置成本大幅提高,縮減基地台佈建量或延遲服務商轉時程,後續應用商機無法如期發酵,進而成為間接受害者。情境二:美國對華為實施出口管制一旦華為事件朝負面發展,美國決定禁止電子元件出口給華為,將對台灣供應鏈帶來嚴重的後果。從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所發表的報告可知,歐美在5G研發方面的支出通常超過中國競爭對手,擁有的5G專利數量是中國的十倍,在5G關係網中的大部分模組電子元件仍有美國及歐盟所掌握,並非市場誤以為華為是完全自主發展5G。事實上,華為去年約有三分之一的電子元件是採購自美國。目前仍有不少來自美國的5G核心晶片是華為無法立即取代,例如博通(Broadcom)的電信網路的網路處理器、賽靈思(Xilinx)的5G基地台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及Analog Devices 的5G基地台類比晶片。即便是華為自己研發的AI晶片,不少核心技術仍依靠國外,其中又有五○%是來自美國,且還需交由代工廠台積電(2330)來生產,所使用的製造設備同樣也有來自美國的技術,自製率其實沒那麼高,也需留意美國將限制台積電使用美國技術來替華為生產晶片的風險。目前華為是全球基地台及光通訊設備的雙龍頭,市占率分別為三○%~三五%及四○%~四五%。在中國與中興也約可拿下5G基地台七○%的市占,若華為遭到美國禁運制裁,中國的5G發展速度也會跟著被延遲。畢竟單憑中興自身的能力,很難以吃下七○%的中國市場,其他中國的設備廠商也很難補上,政府更不會願意將大筆的基地台訂單送給易利信、Nokia及三星等國外廠商。華為若斷鏈 網通廠衝擊最大中國原本就是全球推動5G基礎建設最快的國家,一旦基地台佈建延因關鍵元件鍛鍊而延遲,後續5G應用商機也難以發酵。雖然台灣供應鏈可以透過打入其他設備商供應鏈的方式來分散風險,但只要中國慢下來,其他市場也不可能在同一時間補上這個龐大的需求缺口,整體5G商機勢必會嚴重遲到。目前因搭上作夢行情被市場炒高高的股價,就要小心未來出現雪崩式下跌的風險。根據元大投顧評估,若美國禁止美商關鍵零件,甚至是軟體銷售給華為,庫存使用一~二個月後,華為基地台、光通訊設備及手機製造恐將全數停擺,台美也將跟著供應鏈遭受池魚之殃。預估對供應鏈營收衝擊程度依序是網通產業>手機產業>PCB產業>半導體產業。網通產業中又以光通訊及基地台設備衝擊最大,預估影響約一○~三○%,其次是手機產業,預估約一○~二○%,再來是PCB產業約一○%~一五%,最後則是半導體產業約一○%以內。上述供應鏈中又以華為占營收比重達兩成以上的光環(3234)、華星光(4979)、環宇-KY(4991)及易華電(6552),未來營運受華為斷鏈衝擊的潛在風險最大。就算沒有各國抵制華為設備或華為斷鏈危機,目前市場對5G發展速度及帶來的潛在商機過於樂觀,相關供應鏈股價仍處於題材炒作階段,若未來華為事件朝負面發展或營運成長動能趨緩,短線股價恐會面臨泡沫風險。5G技術仍有改善空間 消費者轉換意願恐不大目前5G商轉首先面對的挑戰就是傳輸速度,雖然5G毫米波(mmWave)訊號的覆蓋率優於預期,但所提供的資料速率仍遠低於其數Gbit的目標。例如全球第一個商轉5G的Verizon,宣稱其固定式無線服務最高可達到780Mbits/s~1.04Gbits/s的速率,實際保證的速度僅有300Mbits/s,與目前4G LTE所能提供的峰值速率相差不多。英國蜂巢式營運商EE表示,現有的LTE網速約可達150Mbits/s,但在最佳情況時的時脈頻率超過700Mbits/s,高通也宣稱有能力支援Gbit/s LTE的速率,並計劃使速度再提高一倍,勢必會降低使用者從4G轉換到5G的意願,更別說在全球經濟景氣趨勢不明下還需支付更高的資費。除了商轉初期提供服務地點少、傳輸速度慢、資費高等問題外,用來接收5G訊號的智慧型手機價格也是貴到讓人望之卻步,也成為5G滲透率提高的絆腳石。由於相關核心元件打通、調試及研發等成本都不低,5G手機將會是被定位成高階的旗艦級機種,根據中國移動預估明年5G手機價格應會超過八千元人民幣,已與iPhone XS旗鼓相當。另在技術限制下,5G手機恐與當下追求輕薄、大螢幕的設計主流反其道而行。以最先發表5G手機的Motorola Moto Z3為例,原本的手機厚度加上5G連網模組後,整體厚度將達一.三公分。由於Motorola 5G模組有四支天線,會占掉許多空間,若把天線硬塞進手機內部,不僅增加手機的厚度,也只能採用較小的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