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05年嘉禾入主華納威秀影城後,台灣影城加盟體系在今年開始發酵連鎖效應,在年中威秀影城正式更名前,已開始出現旗下影城自立門戶的現象,而不少連鎖影城也跟進傳出整合,戲院市場已進入暗潮洶湧的後戰國時代。自1997年台北成立首座西式多廳影城「信義華納威秀」以來,代表全新電影消費文化的華納威秀帶動市場革命,更從北到南興建加盟多座連鎖影城,規模與票房儼然是台灣戲院龍頭;沒想到多年建設在前年開始有盈餘時,05年卻驚傳外資撤出、嘉禾入主消息,由於華納威秀同樣在賺錢的韓國也出售經營權,不禁令人猜疑其中別有隱情。
#@1@#其實,有意接手華納威秀在台灣布建的硬體者,不止嘉禾,只是華納威秀開的價格太高,據說在10億元以上,令許多連鎖影城業者打退堂鼓。最後,由嘉禾與中寰影業、宏泰建設、Neo19共4家合資,才買下信義華納威秀的多廳影城。值得玩味的是,在嘉禾新經營團隊不斷發表宣言安定人心之際,旗下成員美麗華威秀與天母威秀,卻傳出3月將分裂自立門戶的消息。原來美麗華威秀本是美麗華集團自資興建並與國賓影城合作,後來沒談攏,遂改找華納威秀當顧問並代為經營管理(天母威秀後來也採取類似加盟模式)。只是隨著外資撤離及顧問約3月到期,沒了華納威秀招牌加上羽翼已豐,兩家影城皆選擇不續約並聯手組成新連鎖(美麗華大直與美麗華天母),由於大直與天母收入足以比擬信義店,據傳,美麗華集團還打算在台北鬧區尋找中繼點加盟,隱隱可見問鼎中原企圖心。有趣的是,嘉禾團隊不僅希望美麗華低調處理自立門戶消息,又提前自曝影城更名事宜,所有直營影城將直接以地域命名,如信義威秀、老虎城威秀,不標嘉禾之名,掩飾集團分裂之心甚明。華納威秀鬧分家,其他勢力趁勢而入,其中老字號國賓戲院陸續成立系列國賓影城,UCI系統也串聯全省戲院成立分支,嘉禾威秀在這場新局面中能否支撐大局?戰況令人期待。
#@1@#不過,面對這場傳統影廳影城的混戰,最值得注意的是美麗華大直影城所帶起的IMAX影廳旋風。標榜比傳統大銀幕還大上10倍的IMAX放映廳系統在世界各地已發展多年,去年正式進駐讓觀眾耳目一新,也開始影響觀眾習性與台北票房的生態分配。台灣觀眾會接受IMAX影廳也是機緣巧合,八大片商原本還質疑IMAX在台魅力,沒想到電影「北極特快車」打響了名號,台北6,000萬票房中,有3,000萬元來自單廳IMAX,一個廳收入抵得上十幾個廳所得;即使一般商業片「蝙蝠俠開戰時刻」、「哈利波特4」,單廳票房也占約台北收入的1/8到1/6。而IMAX代理公司看中台灣觀眾消費潛力,也把台灣列為大陸與印度之外的重點發展地區,甚至成立亞洲區分公司專門負責此3個地區的經營,目前正積極推動IMAX繼續進駐新據點的營運計畫。只是,一個IMAX廳造價高達2億7,000萬元,足以蓋10個一般廳,對經營者是可行銷的優點,卻也是衝業績的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