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每年百貨公司周年慶,讓女人大排長龍,只為了買到海洋拉娜LA MER經典乳霜效果保養品嗎?然而,只要走訪環繞建成圓環旁的化工行,店內的業者都會說,這瓶市價達3萬7 千元的保養品原料,包括凡士林、乳油木果、植物酚子丁、洋雛菊及植物精油5種成分,加上水及乳化劑,DIY費用僅需300元左右;也因為費用便宜但成分不輸專櫃高級保養品的好處,又有自己動手作的新奇感,頓時,DIY美容的熱潮,帶動齊聚於天水路上的化工行,掀起一股企業轉型風。而說起台北市後火車站的天水路這條化工街,第一個會被「點名」的化工行,知名度最高的,轉型最成功的,當屬規模最大的第一化工。5年前,由於DIY美容市場火紅,他們從原本的化工原料行第一次轉型美容DIY商店,而今,2度轉型為保養品專賣店;除了在鄰近的延平北路,砸下千萬蓋起旗艦專賣店外,還伸出觸角,於中和環球購物中心開了家特色專賣店,同時,更成立自營保養品牌「DE」,企圖再造當年風華。
#@1@#專門進口基礎化工原料的「第一化工」是董事長陳添益在民國50年代所創立的,當時民生用品的基礎──塑化工業是當紅產業。每回有炸彈客出現,就會有刑警找上門來盤查可疑人物;榮民總醫院急診室裡一出現化學中毒的病人,就會接到來問可能的化學組合成分的電話,可見第一化工的化工原料種類之多與專業。 不過這家公司,在前20年的經營模式並無多大改變,只有材料隨著實驗室或學校有需求,直到第2代(3個兄弟妯娌一起做生意)在1985年陸續接班後,有感產業升級與產業變遷所帶來的營收下降的現實,第一化工才由原始的原料批發商,做起了配方生意(是指化工原料依配方調製成洗手乳等化工成品);從大包裝中盤批發市場,走向小包裝分裝的消費者市場,蓋廠並且買洗瓶、充填等設備。
#@1@#不過,第一化工的轉型,其實是被客戶「逼」出來的。黃國芬說:「一開始是美容師要求我們調好保養品,後來也有不能說出客戶名字的知名化妝品找我們做半成品,接下來是保養品DIY風氣大開,許多客戶上門找材料的同時,也要我們做好成品方便他們直接買;加上國外化工原料廠也開始做這些生意,我們才會轉向。」 緩步的轉型,原因是人手不足,直到陳家3兄弟陸續娶妻,再多出3個幫手,第一化工在過去10年才展開比較快速的調整;負責規畫整個轉型業務的第2代媳婦,現任第一化工企畫經理黃國芬說,過去化工行的主要客戶多是工廠與做實驗的學生,3、5年前,開始注重消費者比較有興趣的一些東西,像製作肥皂、蠟燭、染布色料等材料,但需求並不那麼明顯,直到2年前掀起DIY保養品的風氣,現在的客人形形色色都有,為了滿足這些需求沒那麼大的消費者,逐漸也推出比較小的包裝原料,而這些客戶也為第一化工帶來至少30~50%以上的業績成長。
#@1@#然而,大家都在思索產業轉型升級之道,紛紛投入市場大池的結果,是毛利率被瓜分的困局。目前負責店面諮詢服務的3弟陳冠州就指出,大家看見第一化工表現的成績,總認為美容DIY行業的獲利豐厚;然而,賣出一罐100元的化工原料,常常因為消費者嘗試不足,就要在電話中解釋上一個鐘頭,其中所耗費的隱形成本,一旦加進去,毛利率其實沒有過去化工原料批發來得高;再加上投入的業者越來越多,整體獲利漸漸被稀釋掉。為了尋求高毛利率,建立自己的競爭門檻,他們決定走上自有品牌之路。黃國芬在家族分工上專門負責找材料進口。她拿著第一化工的暢銷品「保加利亞玫瑰水」說:「這些材料並不難找,只要知道哪些國家盛產哪些原料,就可以透過外貿協會協助,找到當地的生產製造商進口。」 再加上黃國芬拿得到名牌保養品的配方,沒有廣告、通路與豪華包裝的第一化工自有品牌保養品,在價格相對低廉下也逐步打開名氣,「像類似頂級保養乳霜海洋拉娜LA MER等產品,30毫升的價格以兩千元起跳,但同等級的『DE』產品,容量250毫升則是從8百元起跳,這就是我們的競爭力。」相信很多人聽到這個價位,都會露出「哇,真便宜」的驚訝表情,緊接而來,浮現於心是「會有效嗎?會不會有問題啊?」的問號。黃國芬聽了之後,除了拿出原廠來源證明書一一解釋,「這是我們一開始打品牌上架後面臨的問題,但是別擔心,這些產品也經過衛生署檢驗,都有檢驗字號;而我們的工廠都有自動洗瓶消毒等符合標準的機器。」而標榜專業藥劑師駐店調配,並高掛衛生署藥妝許可字樣,強調由知名化妝品廠商工廠代工的說法,也從天水路上的業者口中得到證實。
#@1@#在客戶服務上,除了老闆親自掌櫃回答問題外,第一化工的店員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店員不論男女,從近千種DIY配方到不同膚質保養品整套程序,幾乎都對答如流,「老闆說,要把幾本DIY書都背熟才可以站櫃臺,」一位男店員悄悄透露,競爭激烈,下班後還要彼此翻書隨機考試,或自己在家學著做,才能應付不同年齡的各種問題。2005年1月時,當時還未開幕的中和環球購物中心找上他們,希望能以專門店的方式,吸引第一化工到購物中心展店。根據環球購物中心公關黃建嘉表示,準備切入台北縣購物中心市場的環球購物,希望能找到具特色的專門店,進駐營業空間,而第一化工本身兼具化工業發展歷史和新型態轉型的特色,是環球購物中心極力爭取的主要原因。然而,進駐購物百貨通路,在需要繳交通路費用支出下,「DE」的價格還能維持現況嗎?已經想好訂價策略的黃國芬說:「物超所值是第一化工的精髓,也是利基,所以進駐後會走小包裝與多樣化路線,符合小家庭的需求;而單價則會因為小包裝的關係,也會跟著下降。」只是為了怕影響訂單客戶,「DE」的品牌保養品,除了為配合環球購物中心的「差異行銷」策略,其實還是不敢走出自家大門到其他地方上架。但黃國芬覺得沒有關係,因為「做生意不一定得走實體通路,而且一走實體通路就要龐大的行銷費用,所以我們的產品,還是優先上網路通路。」目前,第一化工從原先的家族成員逐漸增加到擁有40多名員工的規模。從來沒想過企業化的第一化工,也已經完成企業組織架構。除了於去年底架設企業資源規畫ERP與端點銷售系統POS的電腦系統,管理五千多件的營業品項,也能清楚掌控進銷存的情況,也方便消費者取得保養品DIY資訊與下單電腦,方便消費者查詢,節省排隊買東西的時間。從上述種種的作為看來,這家年近42歲的老店,站在自己的本業上,跟隨市場潮流脈動,已開出更健壯的新枝。 BOX-第一化工小檔案成立時間:民國53年經營團隊:陳家2代3兄弟妯娌主要業務:提供各種化工原料、油脂、食品添加物、染料、蠟、化妝品原料,以及芳香療法用天然單方精油等商品。員工人數:40多人 市場地位:規模最大,品項最齊全,擁有5,000多樣原料品項。轉型成績:業績提升3至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