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一則不算醒目的新聞,號稱全球景氣金絲雀的南韓,其統計局發布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赫然出現年增率為零,創下一九六五年該國開始公布通膨資料以來最低水準,對照韓國第二季度GDP增幅從先前預告的一.一%下修至一%,出口亦比先前估計的更加疲軟,莫非也步入日本失落二十年的通縮年代?再看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德國,其第二季GDP季減○.一%,由於德國經濟高度倚賴出口,佔GDP約四七%,遠高於英國與法國的三○%(美國出口僅佔GDP的一二%),顯然外部需求十分疲弱。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DIW)資料顯示,繼第二季度GDP衰退○.一%之後,第三季可能再萎縮○.二%,該機構表示,製造業正處於危機之中,並且正在拖累服務業,而英國無協議脫歐和義大利政治不穩定的威脅都將延長此慣性。美國方面,新公布的八月ISM製造業PMI指數為四九.一,不但低於市場預期的五一.二,且進一步跌落五十以下緊縮區間。其中,領先指標新訂單為四九.一,低於前值五一.二,生產指數四七.二,低於前值五○.八,雙雙滑落至榮枯線以下。代表海外需求的新出口訂單更是大幅下跌至四三.三,遠低於前值四八.一,創二○○九年以來最低水準。雇用指數亦下滑至四七.四,大幅低於前值五一.七,正式進入緊縮區間,這可能快速傳導至就業市場,進一步影響消費擴張。由於美國是全球經濟龍頭,更是股市龍頭,上述數據的影響性非同小可。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根據追蹤美股流動性的TrimTabs投資研究機構發布調查指出,美國企業內部人士八月以來平均每日賣出六億美元股票,為二○○七年金融危機爆發前一年以來最高水準,顯然,九月十八日美國FOMC利率會議是否符合市場期待,將成為股市發展強弱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