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有名的BOT案以台灣高鐵莫屬。台灣高鐵總金額12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000多億元)居世界之冠,其引發的問題卻不曾間斷。高鐵是台灣第一件以BOT形式進行的公共建設,亦即公共建設是由民間企業負責資金的籌措與興建,經過一定的時間,這個期間要讓投資回收後,再無償轉移給政府來管理。理財周刊社長梁碧霞說明,過去台灣的重大工程建設都是由政府所主導的,為了改善經營效率、規畫風險以及衍生出的貪瀆舞弊等問題,BOT開始受到重視。「BOT的原始初衷並沒錯,可是問題在於,民間的投資者,心態有沒有出問題?」BOT是個潮流,到目前為止,有非常多的案例在全世界是通行的,例如英法的海底隧道、澳洲的海峽隧道等。梁碧霞指出,BOT到底要如何操作,才能落實根本精神?這個問題在台灣的BOT專案上一直存在。而同樣是BOT的專案模式,為何有些工程可成功,有些卻衍生出弊案?是政府與業者的評估太樂觀,還是執行過程太輕率?這都值得來探究。
#@1@#仲量聯行總經理趙正義認為,台灣高鐵的問題,最主要的關鍵還是在財務計畫。依照政府原定的計畫,參與高鐵BOT的廠商可以獲得政府補助。當時政府規畫的補助金額有近千億,而參與投標的中華高鐵與台灣高鐵的財務計畫差距很大,最後台灣高鐵在不需要政府補助的優勢下取得該專案。梁碧霞補充,重大的交通建設興建期間短,但是興建期間的資金需求相當的高。拿高鐵的例子來看,政府評估高鐵總成本達4400多億元,當時也有國際顧問投資公司評估出自償率僅45%,也就是政府理當出資2400億元。以當初中華高鐵提出的政府出資一千億元,以及台灣高鐵以政府不用出錢而取得優先議約權來看,兩者的財務規畫截然不同。是什麼樣的因素,讓重大的交通建設可以漫天喊價,而最後的結果卻要全民來承擔?一個完整的BOT專案涉及的層面相當廣,包括土地開發、工程、後續的經營等。如果當時台灣高鐵的投資計畫書跟實際標單的金額有很大的落差,評審委員為何沒有及時提出疑問?趙正義表示,由於當時高鐵仍適用獎參條例,法令上並沒有這方面的規定,以至於產生漏洞。不過之後在促參法公布實施之後,針對相關的作業規範才有了較為嚴謹的條例。
#@1@#高鐵、高捷、台北小巨蛋、屏東海生館等都是台灣著名的BOT專案,其中有些爭議頗多,但也不乏成功的案例。屏東海生館就是成功的BOT專案,負責該項BOT的南仁湖集團董事長李清波則現身說法指出:「BOT是正確的!因為政府的資金會越來越緊,為了提高政府施政的效率、節省政府的資源,這是一個方向。」李清波舉例:「民間業者經營沒有假日之分,以海生館為例每天都在營業;當時我們一切遵照合約的精神去確實執行,不管在興建的時間、經費、經營管理等都掌握得很好。如果交由政府單位來執行,不免有公務員的心態,機動性也恐不夠。」所以整體來講,BOT是正確的,問題是出在人心。他進一步說明,今天公務員都受很完整的教育,他們對法令的遵守,這方面應該都絕對可以信任。「講起來是商人出問題。因為投標的時候,就很清楚知道投這個標的要求是什麼? 要得到什麼? 但是如果為了要獲得比預期的更多,就會想出一些點子,在專案的專業性上動手腳,影響公務員的公正與判斷。」梁碧霞認為,負責執行的中低階層官員的操守往往比較不會受到質疑,可是問題卻常出在高階的官員,例如須參與決標的歷程,就不免引發疑問,這些評審委員到底怎麼來?要如何選擇?雖然政府相關單位有其評審委員人才庫,但是到底這些人員名單該不該公開?公開之後是否將提供廠商關說的的管道?甄選委員還得在所有的評審過程當中禁得起挑戰才行。
#@1@#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黃茂榮以不同的思考角度切入問題核心:「就BOT有關的法制來看,現行的法律在B(Build)跟O(Operate)這兩個階段的問題並不大,至於T(Transfer)這個階段的法律卻是不完善的。不過我們今天所遭遇到的問題都還在B跟O這個階段,對 T這個階段的法制作業,可以說到目前應該還算是一個空白!」而今國內所發生的BOT問題並不是出在法制本身不完善,而出在對於實際情況的不了解而產生誤判。「如果一個BOT的案子涉及的業務層面越少,那誤判的可能性當然就越小。」趙正義指出,其實成功的案例很多,大部分的BOT專案並沒有那麼多問題。「平心而論,一個成功的BOT,最重要的就是在事前的規畫評估要很謹慎。基於BOT的精神,必須同時要留給民間參與的彈性,基本上只要把夥伴的心態關係維持好,台灣的BOT還是有很多值得樂觀看待的。」「對參與的廠商而言,不是每個BOT專案都有錢可賺。」李清波解釋:「類似的BOT,如果有新專案產生,即使有成功經驗,我們也不一定會參與。因為每個專案的型態不同,時空背景與需要評估的條件差異也很大。」歸根究柢,還是得讓參與的廠商有合理利潤,政府才能找到良好的合作夥伴,促成 BOT專案的成功。梁碧霞總結,BOT原本立法的精神是要鼓勵民間跟政府一起投資,以前的十大建設,也是這樣走過來。對政府來說,BOT可解決國家的財政困境,但政府的重大建設往往受限法律問題,效率也是為人所詬病,以建設的成本來看,政府與民間也有差異。唯有解決現行BOT專案最易出現弊端的環節,才能提高BOT的成功率。(本文內容摘自超視全民拚理財節目,請鎖定本周日晚間8點播出之全民拚理財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