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全球主要央行為了對抗新冠病毒對經濟的影響,發揮高度默契,陸續端出史無前例的貨幣寬鬆政策。眾所周知,事實上撒錢是醫不好病毒的,那各國政府拚命撒錢是為了什麼?說到底還是為了要救金融市場,讓金融市場不要因疫情而崩潰,進而釀成更大的社會問題,於是美國才會有史上最大的二兆美元振興經濟方案,對全美民眾直接發現金、大幅擴大失業保險補助、對企業提供幾千億美元的貸款及擴大對醫療保健供應商提供資源。既然領頭羊表態了,各國哪有不跟進的道理。日本參議院通過規模創紀錄的二○二○年度預算,總額達一○二兆六五八○億日圓,連續第八年創歷史新高,其中的五千億日圓預備費用作為經濟振興方案的財源,相當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一○%。歐洲央行則是宣布取消七千五百億歐元緊急購債計畫單一國家購債上限,換言之,央行將握有更大的彈性,代表央行可以買進任一成員國逾三三%的債券,義大利、希臘和葡萄牙債市將受惠最多。韓國央行推出七十年史上首見,為期三個月的無限量寬鬆,提供無限量的流動性予金融機構,協助縮減新冠肺炎造成的經濟衝擊,並移除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再加上中國的財政刺激方案,等於短短一個多月累積了規模高達七兆美元的救市方案。全球一連串挹注資金,目的就是維持金融體系正常運作而不斷鏈。不過,有一個重點不能忽略,振興方案規模再大也只能舒緩企業及個人一時的資金需求,但在疫情消退前各地餐廳、航空、觀光業依然蕭條,製造業復工還有供應鏈的配合問題。觀察美國截至三月二十一日止的當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高達三二八萬人,這是一九六七年開始追蹤此數據以來的歷史新高,但事實上各州政府表示接到的申請案不只如此。因此,市場預料接下來將迎接更慘烈的失業數據。撒錢也許能讓金融市場不崩潰,但不一定能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