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沒有產原油,但是台灣石化產業的產值超過台灣GDP的10%,台灣石化塑橡膠產業經過50年的發展,是台灣相當重要的傳統產業。台塑集團開發麥寮石化園區後,下游加工廠不但料源充裕,進料時間縮短,壓低國外生產商或貿易商的報價,管控成本降低大幅提升國內業者的競爭力。
塑化業是台灣重工業的基石
石化產業鏈的構建,除需要龐大的資金、技術外,能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增加國內生產毛額,提高國民所得,促進經濟成長。石化產品出口,賺取大量外匯,對提高國民所得與促進國內經濟建設有重要貢獻。
台灣石化產業鏈
石化產業的應用面相當廣,包括傳統、電子、資訊和綠能等產業,從民生工業到高科技,甚至生技產業所用的材料,許多都來自石化產業。石化是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產業,具有上中下游的群聚效應。從上游的輕油裂解,到聚酯合成、碳纖維等高分子複合材料,再到塑化製品二次加工,及相關設備和周邊零件等,已發展出完整的產業鏈結。我國石化產品以泛用塑膠原料為主,代表性原料如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PS(聚苯乙烯)等。
PVC的產業族群相當龐大,其製程分為乙烯法及電石法兩種,乙烯法就是用石油腦煉製,電石法是用煤炭當原料煉製。中國挾煤炭成本優勢,以電石法為主,但是煤炭產生的環保問題比石油更嚴重,隨著環保標準趨嚴,電石法PVC供應呈現減少態勢。2020年初,乙烯法在國際油價下跌的優勢下,無論是環保或是成本上都具有優勢。
塑化業為景氣循環產業
塑化產業為景氣循環產業,通常循環期為三到五年。2016到2018年塑化上游原料新增產能和投產幅度有限,造成產業獲利進入上升循環期,由於產業前景看好,大廠紛紛擴產,上游原料建廠期長達三年。到了2019年上游原料供給轉趨寬鬆,乙烯、丙烯、丁二烯、苯及PX產能成長率由2018年3.1%大幅提高至5.5%,高於需求成長3.6%,供給轉趨寬鬆,造成開工率下降,利差收斂,塑化產業進入下降循環。
台塑集團是台灣最大的塑化集團,受美中貿易戰干擾和塑化市場需求低迷,產品價格與利差同步滑落拖累,2019年全年台塑四寶稅後EPS同步衰退,台塑(1301)全年稅後EPS降至5.86元,衰退YOY 24.74%,配息4.4元;南亞(1303)全年稅後EPS降至2.91元,衰退YOY 56.26%,配息2.2元;台化(1326)全年稅後EPS降至5.12元,衰退YoY 38.5%,配息3.8元;台塑化(6505)全年稅後EPS降至3.86元,衰退YOY 38.82%,配息2.9元。
產業下滑趨勢來到轉折點
塑化產品的報價,除了供給和需求的因素外,油價也是重要因素,當油價下跌,塑化原料的報價也跟著下跌,當油價上漲,塑化原料的報價也跟著上漲。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國際油價直直落,紐約商品交易所更首度出現負油價,收在每桶-37.63美元,可說史無前例。
原油價格直直落,在台塑四寶中,台塑化衝擊最大,台塑化4月底達六輕麥寮港的原油是在1月購買,當時原油價格有40~50美元,如今油價大跌到30元以下,價差就成為台塑化的庫存損失,第一季將出現龐大虧損。如果油價維持在低油價不再破底,只要超過三個月以上,所有虧損都會提列完畢,第三季就有機會虧轉盈。台塑主要產品是PVC,PVC的原料為乙烯,乙烯價格持續下跌,但PVC價格有上漲的情形,利差擴大,台塑最差狀況已經過去了。
2018年9月,台塑化股價高達151元,隨著塑化產業趨勢下滑,2020年3月到達最低點66元,台塑股價走勢和台塑化相同。近期兩檔股價都出現跌深反彈,月KD交叉向上,長線而言,股價已經落底,無論從股價淨值比或股息殖利率而言,股價都在相對低點,值得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