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在台灣的採購對台灣的電子資訊產業產生什麼樣重大的影響?前不久Dell的執行長(Kevion Rollins)來台灣固樁,原因是大量的低價代工策略引起台灣電子資訊及周邊廠商的反彈。
#@1@#《理財周刊》社長梁碧霞分析,事實上早在2003年的時候,外商對台灣的採購金額已經突破兆元;大家耳熟能詳的是台灣兩兆雙星的產業,實際上另一個兆元的金額已經發生了。2004年外商對台採購金額達552億美元,2005年又成長到661億美元,預計2006年的數字將更為龐大。當中國大陸成為全球製造基地時,台灣在外商支持下,成功地由製造轉型為創新營運中心,由勞力密集轉型為知識密集產業。外商在台IPO(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Office,國際採購處)每年龐大的金額以及約2成左右的成長率,對台灣資訊產業成長的貢獻非常大。Dell執行長表示,今年對台灣採購金額增加25%(約125億美元;去年Dell對台採購金額約100億美元)除了安撫代工夥伴之外,也宣示了Dell在亞太區以通路為重的發展策略。梁碧霞指出,外商在台的IPO發展有其不同的階段性任務,首先,是為求降低成本而進行的國際採購,其次,是為求競爭優勢而採取的國際採購,再者國際採購的目的具有永久性的策略價值。由外商在台灣採購的布局,不難看出台灣產業發展的價值與動態。IPO它扮演的角色及存在的價值是什麼?英保達服務事業群總經理孫永祥說,不是因為有了IPO才有銷售或者是採購,外商在台灣或全世界各地就有很多採購的行為,因為它要靠近工廠及供應商,希望能提供更有效的服務,所以就成立了這樣一個單位,扮演國際採購的角色。成立了國際採購處之後,當然就要看這些採購處的經理人,能夠扮演怎麼樣的角色。孫永祥舉例,如果經理人的專精在行政方面,則這個採購處的角色會偏重在溝通;如果更積極的參與,一方面可以幫原廠提供有價值的資訊,甚至超越原廠賦予他的責任,另一方面則扮演不同的角色,協助國內廠商跟原廠做生意;所以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橋樑。他舉例,早期像IBM這樣的企業都到台灣買零件,事實上現在很多組裝的工作可以到亞洲做,尤其台灣早期是做輕工業、手工業起家,不見得有能耐去了解原廠怎麼做,所以IPO兼具教育的角色。
#@1@#梁碧霞則提出疑問,現在台灣有很多的工廠已經移到大陸去了,是否意味著台灣IPO它的歷史高峰期已經過了? 或者,現行的IPO角色已經往不同的階段發展。孫永祥認同地說,因為採購處它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一個或兩個,事實上已經變成一個品質的控管中心;很多IPO其實不再只是替總部做低階的資訊搜尋的角色,已經進一步可以協助提供建議、規畫,甚至幫助其他的事業群做一些加值的運用,所以已經有加值性的功能。因此其角色已經從過去的資料搜尋及管理、傳送,提升到研發中心,功能已經有所不同。麥實管理總裁方國健認為,過去IPO給大家的印象是幫著外國總公司回頭對台灣的廠商殺價,但實際上已經有不少國際採購處協助提升了台灣廠商的競爭能力、管理能力、製程管理以及設計規範;協助提升整體體質,是真正對台灣廠商貢獻最大的一塊,很難用數字來表達。以廣達、仁寶來說,他們現在的經營管理、設計,都已經超越10年前若干倍了,這就是過去多年來跟外商在台採購處的長期合作下來,受到這些採購處不斷的督促及教育訓練所提升出來的結果。梁碧霞分析,國內廠商在外商殺價的過程中,反而可以回頭來檢視如何做到降低成本;而為了讓成本降低,成本的控管及交貨的時間自然要加強,所以漸漸往好的方向去導正後,經營體質自然會提升。台大國企所教授湯明哲則指出,曾有一家公司經過戴爾長達10頁200多個缺失建議改正之後,花了兩年的時間終於成為戴爾的供應商。而在成為戴爾供應商之後,它也可能成為HP的供應商。所以換個角度來想,如果沒有當初這一段試煉、成為戴爾的供應商,這家公司可能早就倒掉了。
#@1@#在台IPO的採購功能最高的是做到採購建議,而現在轉變成全球資源整合的角色,這對台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梁碧霞進一步說明,台灣的產業外移到中國大陸去,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如何能夠繼續握有台灣的優勢,事實上IPO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方國健回憶著說,當戴爾一路往上衝的那些年,戴爾的供應商們也是吃香喝辣的。其實當時戴爾的公司內部就有雙贏的觀念,所以創造出當時的股王廣達。而台灣的產業生態有很強烈的現象,就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當年的榮景而今不在,原因是原本一個百花齊放、完全競爭的市場,後來轉變成大者恆大、小者愈小的世界。尤其在惠普併購康柏以後,變成跟戴爾硬碰硬,爭當一哥,所以在市場造成為了競爭,不得不把成本往下壓,所以不斷的要求供應商要把價錢往下壓,這是一個趨勢。方國健卻覺得,一個巴掌打不響,台灣的廠商也太軟弱。因為台灣廠商也在爭一哥,以至於買方比較能夠得到他們所要的結果。若是這樣的產業,在日本人手上一定是長治久安;但在台商手上因為彼此競爭過於激烈,造成買方有機可乘的現象。
#@1@#梁碧霞指出,不可諱言地,台灣的電子資訊廠商殺價競爭的情形非常激烈,要如何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最近兩岸正在談共同制訂標準,若外商要急速的進入這個市場,必須去引用這個標準,所以當這個標準掌握在手上,等於是控制外商的產品策略。孫永祥補充,在制訂這個標準的時候,其實台灣的通訊產業最有機會,因為通訊在全球來說是並駕齊驅的產業;就寬頻市場而言,亞洲又比美國這些國家先進,可以發展很多新的標準,甚至連消費性電子產品都有同樣的機會。湯明哲指出,廠商要如何共存共榮?還是為了生存一定要殺到血流成河。他舉例,像台灣的寶成工業及廣達、仁寶等公司,已經與國外大廠形成一種供應鏈的關係,這些廠商沒有機會去做附加價值的東西,因為這些大廠已經幫這些公司做好了,國內這些廠商只能賺加工錢,這些加工錢已經是固定的。面對這樣的情形,台灣廠商的解決方案就是增加自己的附加價值;更好的策略就是不用靠這些IPO,直接透過美國總部下單,把自己變成國際採購處。這就是台灣的廠商,在製造之外,能夠在上面多加一點工,這就是附加價值。梁碧霞強調,台灣在國際採購的競爭優勢上向來以彈性、生產配送時間、全球運籌、快速因應市場能力及付款條件等勝過日韓及中國大陸,可見得在台的外商國際採購已經不是光以成本考量為出發點,而是進階到為求競爭優勢而採取的國際採購。因此亟思如何以其他有利的競爭條件吸引外商的採購,才能落實IPO的需求,提升台灣產業的附加價值。(本文內容摘自超視「全民拚理財」節目,請鎖定本周日晚間8點播出之「全民拚理財」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