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調機構「全球掃描」(GlobeScan)於2006年5月3日公布一份〈媒體信任〉(Trust in the Media)的調查報告,發現多數閱聽大眾最信任的媒體依次為全國性電視(82%)、全國或區域報紙(75%)、地方報紙(69%)。這份由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路透社、美國智庫「媒體中心」(The Media Center)委託「全球掃描」公司針對全球10個國家所作的調查顯示,在總共10種新聞來源之中,大眾對其信任程度最低的媒體分別是網誌(25%)、新聞網站(38%)、國際性報紙(39%)。
#@1@#對許多網誌(Blog,台灣多稱部落格、大陸多稱博客)而言,「全球掃描」的調查可以算是個好消息、當然也是個壞消息:好的是總算與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等平起平坐,一起被列入「媒體」的調查範圍;壞的是在「信任」方面卻無法爭取到閱聽大眾的青睞,雖然「平起平坐」、卻是「敬陪末座」,甚至比排名第5的「朋友、家人、同事」(62%)還遠遠不如。網誌本來是「網路日誌」的簡稱,意思是在網路上寫日記,廣義來說,如果向他人公開傳播資訊就屬於媒體的範疇,網誌當然是媒體的一種。不過,正因為網誌作者是來自五湖四海的英雄好漢,大家的期待當然也不可能完全一樣,有人想要從事新聞報導與評論「與傳統媒體對抗」、有人只不過想要寫寫自己的貼心故事跟親朋好友分享,目的不同,自然所遭受的待遇也相異,硬要被放在一個大鍋裡供人品頭論足確實不太公平。針對網誌的調查研究目前還不多,已經公布的調查裡面,大都發現多數網誌作者其實只是想記錄心情、發抒情緒而已,但是卻被套上了「平民新聞」(Citizen Journalism)的大帽子,似乎有點莫名?舉例來說:美國線上(AOL)2005年9月公布的〈網誌趨勢調查〉(Blog Trends Survey)顯示:網友將網誌視為一種「自我治療」(Self-Therapy)的方式,將近5成(48.7%)的受訪者表示,「自我治療」是他們撰寫網誌的主要原因,而政治、新聞、八卦並非網誌作者的動機。
#@1@#這項於2005年7月17日至22日,針對18歲以上的網誌作者進行的調查,結果發現,僅有16.2%的網誌作者係因為對新聞有興趣而寫作,11.8%對突發新聞或走在新聞與八卦前端有興趣,7.5%則是想要曝光政治訊息而寫作。中國大陸網路調查公司艾瑞市場諮詢,也在2005年9月針對大陸網友進行調查,艾瑞的〈中國博客市場研究報告〉中有關網誌內容提供的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所撰寫的主要內容以感性生活居首位(81.3%),其次是娛樂休閒(34.4%),接下來是教育學習(21.0%)、電腦技術(18.5%)、新聞時政(15.9%),分居3、4、5位。兩份調查都顯示多數網誌作者對於提供新聞似乎並沒有那麼大的興趣,中外所用的名詞不同,「自我治療」與「感性生活」其實是意義接近的說法,俱皆是主觀態度的呈現,相較於新聞報導所強調的客觀價值,恰好是南轅北轍的兩極觀點,或許這也說明了當「全球掃描」公司以「新聞來源」(News Source)受信任與否的問卷徵詢意見時,受訪者會將網誌列名最後的原因。
#@1@#大眾對網誌的信任程度不高,也衍伸出另一種形式的網站:「社會書籤」(Social Bookmark),或者稱作「網摘」,意思是把自己的瀏覽器書籤(或稱「我的最愛」)公開,作法是網友瀏覽網路上的內容之後,將其網址與摘要分享給其他網友,有點類似報章雜誌「推薦好書」的方式。既然有人「幫公子小姐讀書」,在資訊氾濫的數位時代,相當於網友彼此進行資訊的過濾,替所有人都省了不少工夫,想要偷懶省事的網友,就可以少看許多網頁。有人推薦過濾,等於不必在茫茫網海中一一瀏覽那些可能不受信任的網站。而更進一步的模式,則要求網友看到值得與他人分享的內容之後,另外撰寫摘要,並支付稿酬,這類網站以2005年下半年由兩名以色列人艾維.謝克德(Avi Shaked)、艾夫納.艾夫拉哈米(Avner Avrahami)所創建的「摘要網站」(The World Wide Abstracts Site)為代表。這網站的名稱十分特殊,叫做「Shvoong」,以「撰寫摘要、賺取金錢」為宣傳口號。據網站簡介中說明,「Shvoong」在意第緒(Yiddish)語裡是「動力和能量」(Momentum)的意思,其經營模式大致是:網友撰寫摘要、網站支付版稅、網友閱讀免費、網站由廣告營收支撐。「Shvoong」充分運用了Web 2.0的特色,網站基本上只單純的提供技術平台並訂定遊戲規則,而其資訊內容完全由網友提供,根據其「網站規則」指出,「文章內容的收集和排名使用自然淘汰制方式,網上讀者們自己寫作、排名、審閱以提高文摘品質」,意即基本的編輯篩選工作也是由讀者來完成。
#@1@#網路上只有資訊過剩的煩惱,而不會有資訊不足的問題,網誌受信任程度最低,當然可以說是因為網誌數量太多所造成的「稀釋」效應,不過,不要忘了,新聞網站在「全球掃描」的調查裡排名也不高,網路內容如何爭取閱聽大眾的信任,應該是個恆久的課題。類似「Shvoong」的網站已經如雨後春筍般在世界各地冒出頭來,他們未來能否存活並且成功猶在未定之天;但我們應該可以想見,這類運用網友「眾志成城」的力量發展出來的媒體,極可能左右大家閱讀的意志。「Shvoong」自稱「人類知識精華寶庫」,是否陳義過高當然見仁見智,然而,即使其所謂的「摘要」僅僅能夠展現「指引」(Guidance)的功效,也很可能對網友選擇媒體的方向造成可觀的影響。假以時日,在「Shvoong」上寫摘要的網友,經過更多網友的信任投票(瀏覽數量)之後,極有可能逐漸浮現出一批才識兼備、信用良好的「新聞鑑識者」,透過這些「新聞鑑識者」,網友自然將原本對他們的信任移轉(Shift)到其推薦與摘要的新聞網站或網誌上,化解網友對網路媒體信任不夠的危機,甚至對媒體生態造成相當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