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是台灣科技法律事務所的陳啟桐律師嗎?剛剛我們公司接到了一家美國公司的專利控訴信函,說我們公司生產的節水裝置侵犯了他們的專利,請問該怎麼辦?」電話的另一頭傳來客戶王老闆緊張又擔心的聲音。「別急!別急!請把專利控訴信函傳真給我,我馬上幫你查詢一下,看看到底問題出在哪裡」。一方面安撫王老闆的心情,陳啟桐趕緊請助理去傳真機旁,等待王老闆的傳真。拿到王老闆的傳真之後,陳啟桐打開電腦,進入專利查詢系統,逐筆檢查控訴信函中的專利,一方面檢查這個專利是否已經在美國與台灣兩地登記,另一方面也詳細分析,兩家公司在專利技術上的差異。經過半小時的確認,發現對方控訴侵權的節水專利,只是利用氣壓節水,而王老闆採用的節水技術,卻是用空氣調節閥節水的方式,兩者並不相同。拿起電話,陳啟桐馬上撥給王老闆說,「王老闆別擔心,對方控訴侵權的專利,跟貴公司的技術還是有所差異;而且,上次我已經幫貴公司在美國與台灣兩地登記了這項專利,就算打起了官司,我們也不會輸。」「真的嗎?那真是太感謝你了,陳律師」,王老闆鬆了一口氣。
#@1@#在台灣法律界,能夠像陳啟桐一樣,在短短半個小時內,看出兩家公司不管在電子、機械,還是半導體技術專利差異的律師,真的是10根手指頭數得出來。陳啟桐何以有如此的本事?原來,陳啟桐具有機械背景。唸了5年機械工程的陳啟桐,是台灣少數擁有科技與法律專業背景的執業律師;因為,具有跨領域的專業知識,使得陳啟桐一拿到律師執照,就比同級的律師賺得多。「只具單一法律背景的律師,在事務所工作,至少要做上5個月的實習律師,這時,薪水只有4萬元;而我,馬上可以領到1個月10萬元的正式律師薪水」,陳啟桐的跨界專業,讓他獲得實質報酬。陳啟桐求學的路,和一般人很不一樣。專科唸機械,大學唸中文,研究所卻唸法律,陳啟桐進入社會之後,還是不斷的自我進修。「除了當兵的兩年之外,我幾乎每一天都在當學生」,現在,陳啟桐仍在台大機械所攻讀博士學位。律師攻讀機械博士?真令人摸不著頭緒。其實,從陳啟桐拿到律師執照後的第一步,就可以看出他的特異。絕大部分的律師一拿到執照,都會選擇進入大型律師事務所,包括理律、萬國、資誠等事務所上班,坐擁年薪300萬以上的高所得;但是,陳啟桐已下定決心作一名科技專利律師,他知道必須耐住性子,建立蹲馬步的功夫;於是,他以規模小許多的理慈科技法律事務所,作為自己的職場首驛;而且,從專利工程師開始做起。
#@1@#跟一般律師不一樣,陳啟桐進入了理慈的專利部門之後,完全沒有律師的架子,每天都跟專利工程師們一塊,埋首於客戶的專利申請案之中。從專利單據的申請、查核,替客戶撰寫中英文專利說明書,到智財權的查核與契約審核,每一項工作陳啟桐都自己親手完成,絕對不會麻煩同事。對於許多自己不了解的專有名詞,陳啟桐一一請教理工背景的專利工程師,就是要讓自己的專利申請文件做到最好。有時候,指導律師蔡玉玲還會笑他:「你喔,比那些專利工程師,還要像工程師」。不單如此,陳啟桐還會三天兩頭往專利局或客戶的專利部門跑。每當自己拿出律師名片時,不少客戶都會驚訝的問陳啟桐,「你不是律師嗎?為什麼不去打官司賺錢,要跑來做專利申請這種簡單的工作。」「透過專利的申請,就可以了解許多技術上的問題,也能夠更順利替客戶打贏專利官司啊」,陳啟桐耐心的跟客戶解釋。5年前在台灣,幾乎沒有科技專利背景的律師;所有廠商打起跨國的專利侵權官司,都得到美國找專利律師,每個小時的收費高達300美金;通常,一個專利訴訟案件,少說也得花上數年,其間,付出的律師費往往高達數千萬新台幣之譜。曾經有一次,陳啟桐在替一家國內的科技廠打跨國專利官司的時候,這家公司的老闆就不斷的抱怨,跟美國律師溝通耗時又費力,還不如在台灣找一個又懂法律、又懂專利技術的律師,還比較方便;每次看到陳啟桐,這位老闆就會對他說:如果你能夠擁有專利律師的資格,一定會找你幫我打專利官司;這句話,讓陳啟桐看到了企業專利的前景,他決定花時間進修。雖然。一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但每天陳啟桐還是抽出3到4個小時唸書準備考試;2001年,陳啟桐考上了台北科技大學的機電整合研究所。從此,陳啟桐開始了一段非人的日子。白天,他跟著理慈的指導律師蔡玉玲進行專利訴訟的工作;晚上6點,他飛奔到學校上課,9點半下課之後,陳啟桐又再衝回事務所加班;過程中,他曾接下了美國3M公司控訴台商專利侵權的案子,每天晚上都得花時間,和國外的專利律師連繫溝通,常常忙到凌晨一、兩點才下班。「記得那時候,每天睡不到6小時,但是,心情卻很愉悅」陳啟桐說。
#@1@#一邊工作一邊唸書的陳啟桐,在修完機電研究所的學分之後,又做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2002年,在一位美國專利律師的介紹下,陳啟桐決定放下律師工作,籌了兩百萬元,前往美國前10大智慧財產權法的名校Franklin Pierce Law School,攻讀第2個法學碩士學位。陳啟桐以1年半的時間,一方面取得智財權碩士,也同時拿到了機電碩士的文憑,再為自己加值。回到台灣的他,個人的年薪身價已從300萬元起跳,比起出國前成長了3倍之多。還有不少國內知名的律師事務所邀他加入陣營,但是,陳啟桐選擇自己創業;和同樣具有工程背景的台科大講師廖和信一起成立「台灣科技專利商標事務所」,自己做起老闆。打從當律師的第一天開始,就設定目標成為專利律師的陳啟桐,深知在這個場域,必須不斷擦亮自己的專業;所以,投入職場5年來,賺的每一分一毫幾乎都用在投資自己的身上。他計畫取得博士學位後,再去美國考律師執照,成為一個跨越台美的專業律師。「我只要能夠在35歲之前,把自己的專業裝備好,相信在未來10年可以創造的投資報酬率,絕對比投資股市多上千百倍」,看來,陳啟桐十分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