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多年來保險教育略收成效,但可以更積極些,例如跟保險安定基金合作,提高保額,或利用其他減免來增加投保誘因,讓全民更有共識,提高投保率。
日前看了一部日本電影「淺田家」,是將號稱「最會拍全家福」的攝影師淺田政志的故事真實上演,電影的前半段,述說的是他從如何製作畢業作品時,老師的一句話:「如果你只有按一次快門的機會,你想拍什麼?」後,拍出得獎作品,後續就開始沉淪,再找到方向的激勵故事。
後半段則緊扣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原是到災區尋找他拍的第一個「全家福」客戶,卻意外成為清洗災區民眾照片的義工,而這些從殘垣破壁中找出、清洗乾淨的數萬張照片,療癒了當地失去親人的災民。
火災險附加地震險 缺乏強制投保機制
日本三一一地震屆滿十年,統計至今,罹難者高達一萬五千九百多人,仍有兩千五百多人失蹤,三一一地震是讓日本人深切難忘的傷痛。大自然帶來的災難我們無法擋,但為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我們可以事先做些什麼呢?「地震險」就是重要的一環。
日本的地震險附加在火災險中,全國火災險的地震險附加率為六二%,全國地震險的投保率只有三○.五%,跟台灣不相上下。
同樣位處地震帶的台灣,地震險也是附加在火險中,投保率在三○%左右,近幾年稍有回升,根據金管會統計資料,截至二○二一年二月底止,約有三二四萬戶投保,投保率為三六.一八%。
在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後,有感於地震險的重要,政府用了一個變通的方式來處理,在保險法中立法規定保險公司不得拒絕承保地震險的機制,然後在住宅火險保單中規定要「夾帶」地震險,讓投保火險的人「自動」一併買地震險。從二○○二年開辦至今,投保率一路從五%成長到現在的三六%,但仍有近七成的住宅未投保。
從實務端來看,民眾買房時一旦向銀行貸款,就會被銀行要求要買火險,也因此,新購屋的房貸貸款戶自然就會買地震險。問題出在,買房子的人不一定都需要房貸,而且台灣民眾普遍有趕快繳清房貸的習慣,當房貸已經繳清後,沒有綁房貸,就沒有強制投保的機制,這是地震險投保率低的主因,也是當初設計地震險時沒有考慮到的狀況,才會在今天造成地震險投保率低的結果,我想,這應該也是金融業遺憾的事件之一。
巨災類地震險 投保率、保障率雙低
整體來看,台灣不管是壽險、產險,都有保障不足問題,壽險是低保障率、高投保率,若以台灣最重要的產險,巨災類的地震險來看,投保率低、保障更不足,這是滿畸形的。
大家最熟知的強制險,就是機車、汽車的強制險,當你買汽機車時,都會購買保險,其中有一強制險,是政府規定必須要保的。強制險不是保護投保的駕駛,而是保護發生事故的受害者,而汽機車強制險的由來是一位兒子在車禍中喪生的媽媽,人稱柯媽媽,歷時八年才終於立法上路。
提高民眾警覺性 增加投保誘因
二十多年來,台灣汽機車的強制險投保率幾近百之百,因為汽機車必須換照,就必須檢視保險,無投保或未續保,都會有相對的罰則。
但對於房子卻不是如此,台灣強制的地震險,是建構在房貸上,沒有房貸就沒有地震險。
面對不知何時來到的巨災,為因應災後的房屋倒塌、無處可住等重大損失,地震險有其必要,多年來的保險教育略收成效,但可以更積極些,或許可跟保險安定基金合作,可否提高保額,或是利用其他減免來增加投保的誘因,讓全民更有共識,來提高投保率。
對大企業來說,巨災相關保險必保,但一般民眾警覺性較低,仍有很大努力空間。產險業者要站在社會安定跟社會責任立場,來讓保障增加,這才是人民之福。
圖片來源: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