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力霸案中,吸金高達600多億元的亞太固網,因其未公開發行公司身份無法可管,形成監理死角,導致無人得知公司遭到掏空,金管會有意讓非公開發行公司比照上市櫃企業,建立資訊揭露平台,讓市場能有效監督。在農曆年前,金管會主委胡勝正在上任時表示,將特別針對電信、金融及通訊傳播等非公開發行公司力推資訊揭露事宜,甚至採取強制公開發行。不過,由於牽涉國內20幾萬家非公開發行公司,除了遭來擾民批評,且非公開發行公司歸經濟部管轄,也令經濟部對金管會「管過頭」頗為感冒,還放話無法保證「資訊的正確性」。金管會的一番美意反而引來非議。年後,被問到此事的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則改口表示,非公開發行公司資訊是否揭露乃經濟部管轄決定,同時她也強調此事尚在研議中。雖然兩大財經部會立場不一,但對於未公開發行公司的資訊揭露與否,除了攸關政府部門的管理外,也關係到民間企業的權益。信實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羅友三就表示,國內非公開發行公司有60%是屬於股東10人以下、家族企業型的小公司,資本額也較小,統統要求其資訊揭露,意義並不大,徒然浪費政府資源。金融監理機關因力霸案受到「驚嚇」,力圖振作,也是好事。但重點是,這樣的法令,能有效管理20多萬家的公司?羅友三認為,主管機關想抓小偷,但總不能把人人都當小偷,管理的效率才是關鍵。他表示,有再多資源也管不了「感冒」,不如把標準、原則定清楚,管管「流行性感冒」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