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不曾如此接近過全球前三大!」這是宏碁董事長王振堂2007年開春對於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的重大宣言。不過,就在今年的2月9日,趕在1月營收公佈前,宏碁也正式對外宣布,從今年起將不再公佈每月的合併營收。此外,宏碁在過去的一個月之內,先後處分了包括土地、股票與基金等非核心資產,高達百億元之譜。看似獨立的兩個事件,卻令人好奇:王振堂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一方面降低對外揭露財務資訊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卻積極處分資產的動作,是不是為了讓私募基金入主所做的準備動作?
#@1@#根據宏碁的官方說法,未來宏碁每月將僅公佈台灣母公司的營收情況,全球的合併營收則由逐月改為逐季公佈,並極力將這項決策聚焦於「取法國際慣例,且可降低競爭者對宏碁的資訊掌握度」,王振堂強調,在過去每月公佈合併營收下,不僅讓宏碁的競爭者HP、Dell、聯想等對手,可以輕易地從財務報表來推估宏碁的策略、出貨狀況,也容易使投資大眾誤判情勢,進而造成股價波動。沒想到王振堂此話一出,立刻在市場上引發眾多投資者的反彈。一位小股東就不滿的說,在金管會的政策不斷要求提升公司治理、講求財務透明化的趨勢下,宏碁簡直是「開倒車」。因為,宏碁是一個外資持股很高的上市櫃公司,就算不每月定期公佈合併營收,還是有不少外資法人可以循管道,查探到宏碁合併營收的真實情況。最後變成容易掌握最新情報的外資大戶與公司派能夠率先獲利,卻苦了缺乏財務資訊的小股東們。「雖然不希望因消息因素而讓股價波動,但公司的財務一旦不透明,更容易讓股東失去信心」,一位不願具名的基金經理人說。從法來看,證交所對於國內上市櫃公司採鼓勵、但未強制要求每月需公佈合併營收的立場,只是對比於金管會所一直強調的「資訊透明化」,宏碁顯得有些背道而馳。於理來看,相較於香港、歐美僅要求企業需於半年報與年報裡公佈全球合併營收,以及相對於對策略與資訊透露更為低調的Dell、HP來說,宏碁算是拉近與競爭者的資訊揭露程度。但於情來看,對於長期以來形象正面、具指標地位的宏碁,社會大眾的期待並不僅僅是「合法」二字。
#@1@#宏碁則強調,不同於國內多數以代工為主的電子廠,對於走品牌路線的宏碁來說,財報的殺傷力相當大,倘若資訊控管不夠嚴謹,將直接影響策略的成效,而越接近全球前三大,情報戰也將益發白熱化。就以去年12月的營收為例,在今年1月公佈營收後,由於宏碁營收不如預期,但代工合作關係密切的仁寶營收表現不錯,使得市場當時解讀為宏碁堆貨所致,導致宏碁股價下跌;但事實上是因為同樣一批貨,仁寶認列為營收,但宏碁認列為存貨,而產生差異,再加上宏碁部分出貨已在去年的10、11月間,先走海運,種種因素下,才造成12月的營收不如預期。這個例子,不只造成當時投資大眾的錯誤解讀,也使得宏碁的競爭對手在綜合宏碁第四季的每月合併營收資訊下,得以推估出宏碁的海運策略,進而在市場上進行價格反制,使得宏碁在這場世界級的戰爭之中,打起來格外辛苦。只不過,「逐月公佈合併營收」究竟對宏碁力拚全球前三大能有多大影響、這樣的理由是否失之牽強?尤其是,宏碁採用的代工夥伴,不管是廣達、仁寶、鴻海幾乎也都是惠普、戴爾、聯想的製造夥伴,從這些代工廠每月營收與出貨報告之中,競爭者都可以從中分析出,究竟宏碁占了多少的出貨量,用一句「取法國際慣例」的說辭,似乎真的很難說服外界的質疑。就連一些以往力挺宏碁的外資分析師們,也都認為宏碁此舉,雖然理由夠充分,但臨到最後關頭才告知,「感覺真的不太好」。
#@1@#至於處分資產部分,今年以來,包括土地、基金、股票等資產宏碁都接二連三地處分,雖說出脫非核心資產,是王振堂接掌宏碁董座之後,兩、三年來的既定政策,不過一個月之內,這樣大動作地處分了超過百億元的資產換現金,究竟是為了提高獲利?還是準備全球前三大爭霸戰所需的銀彈?或是為了現金減資、甚至於向私募基金招手?從去年第四季以來,在惠普、戴爾兩強的殺價競爭之下,宏碁的本業獲利確實出現下滑的跡象,王振堂自己也不諱言,新的一年對於宏碁本業來說,「確實很拚」。尤其是接下來,宏碁為了提升全球市占率,除了已經暫居王座的歐洲地區必須穩住陣腳之外,擠下聯想、晉升前三大關鍵的兩大市場,一個是美國、另一個是中國,而這兩大市場的特性,幾乎都是獲利率偏低,只要市占率擴大,獲利就可能下降,趁著今年初股市、房地產行情大好,趁機出脫非核心持股與資產,先行儲備獲利資金與充裕的銀彈,才能替擠進前三強的戰役作好準備。另一方面,在大型上市櫃企業紛紛吹起減資風潮的情況下,宏碁也陸續被外資點名,就以宏碁目前高達兩百多億的股本來說,光一月份進帳的百億元現金,確實能夠進行一波現金減資。除了現金減資的可能性之外,還有一個值得觀察的現象就是,去年底日月光同意被私募基金凱雷併購之後,宏碁創辦人同時也是大股東的施振榮也曾經對外發表,只要能提升宏碁品牌在全球的地位,他不排斥任何私募基金入主宏碁的可能性。
#@1@#加上,這次王振堂喊出今年要超越聯想,並追上惠普、戴爾的宣言,以目前宏碁自己每年力爭1到1.5%的市占率的情況來說,以宏碁目前7%的市占率,確實很容易超越聯想,但是要追上惠普與戴爾兩家市占率分別都在15%左右的兩強,勢必要啟動併購才可能達成。「就以宏碁的自然成長來說,很難追上戴爾與惠普,唯一的超越方法就只有併購一途」,長期觀察宏碁的花旗環球證券亞洲研究部首席分析師楊應超說。其實,去年第一季市場就曾經傳出宏碁與美國的捷威(Gateway)談判合併的傳言,目前也持續在法人圈流傳著,王振堂是否藉著積極處分非核心資產,準備好併購的銀彈?亦或是與私募基金洽談入主,並進一步透過海外併購的手法,讓宏碁能夠順利吃下捷威,似乎也是可行之道。只不過,宏碁對於不公佈每月合併營收、單月處分非核心資產達百億元規模這兩件事,所給的官方說法都再簡單不過,但王振堂心中真正打的算盤,還是得交由時間來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