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朝令夕改,最新的例子應數經濟部水利署的人工湖規畫。台灣地層下陷嚴重,早已不是新聞;許多沿海地區長期發展養殖業,又有大量水稻田,對乾淨水源的需求遠超過灌溉系統的負荷。因此農民與養殖戶紛紛以最低廉與簡便方式向地下取水;經年累月,數量愈來愈大的抽取地下水,使用者固然稱便,但地下水則汲取殆盡,現在許多地方抽出來的已是數萬年前遠古時代積存的珍貴水源,再將此也揮霍罄盡,以後想抽也無水可抽了。
#@1@#地下水抽乾的一個重大副作用,就是地層隨之下陷,沿海地區有下陷至數公尺者,因而許多兩層樓房竟位居海平面下,必須依賴年年加高的堤防,才不致與魚蝦為伴;然而一遇強風豪雨,海水倒灌,要怎麼把這許多海水往上抽回大海,就成了艱鉅工程,因而水患也一年比一年嚴重。水患還是小事,地層年年下陷,最遭殃的就是重要的交通工程,尤其是剛通車的高鐵,那一天會讓路軌大幅彎曲下降,成為雲霄飛車,甚至列車高速飛出軌外,是誰都不敢輕忽的事。不過遠比這更為嚴重的,是缺水問題。台灣原本就被列為缺水地區,雖然年平均降雨量高達2500毫米,但陡峭的地形,讓雨水一落地便急流入海,在陸地上只能留下一小部分,更難深入滲透地下水層。如何截留雨水,就成為百年來台灣的第一大事。過去在山區設壩儲水,頗見成效,但可用壩址已告竭,水庫淤塞,衝擊生態,也使水庫不再成為最佳選擇。
#@1@#然而轉換一下腦筋,我們會赫然發現,我們的老祖宗早有的智慧,不是攔山建壩,而是蓄水為池,直接在平地攔截雨水,涵養水源。因此,近幾年有人提出在地層下陷地區開闢平地的人工湖,立刻深受重視,並將雲林、桃園、台南3個人工湖納入新10大建設計畫中。只是一碰到某些學者專家見仁見智的說法,主管機關就慌了手腳,像父子騎驢一樣拿不定主意,水利署長甚至公然以人工湖的原水成本太高為由,宣布終止人工湖的建設。我們深不以為然。將人工湖化約成高價原水的供應計畫,實在是見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補充原水供應只是人工湖的功能之一;將大量雨水引入湖中,自然滲漏將持續回儲地下水以延緩地層下陷,並為將來全球缺水預為綢繆。人工湖的開挖除了可以立刻美化景觀、提高土地身價,開挖出來的陸砂有效利用,正可補大陸砂石禁運之不足。尤其最近幾項重大投資案,卡在用水配額不足的難題上可能被迫廢棄,這些原水正可待價而沽,要求投資者負擔部分成本。因此,將這些有形、無形、短期、長期效益全部設算出來,開闢人工湖之效應大矣哉!幸好水利署長最近又推翻前議,宣布為整治水患、改善地層下陷,要利用台糖土地,在雲林地區開闢人工湖。常有人說官字兩個口,希望陳署長在兩次推翻前議時並不只是選擇性地找些理由來搪塞。不僅雲林人工湖該翻案,桃園、台南乃至更多缺水又地層下陷的地區,都該細細規畫人工湖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