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債殖利率長線看升的環境下,銀行與壽險股的存放利差與再投資收益看升,再加上金融股的股本大、波動低,很適合大額資金進出,近期成為法人最佳資金避風港。
觀察美國就業市場狀況,受到確診人數上升的負面影響並不顯著,近期Delta變種病毒讓美國七天平均確診人數飆升到十一萬人,七天確診人數在六月中旬時最低才一萬出頭,僅兩個月不到就大增十萬人,但是對比同期間的連續申請失業金人數卻持續下降。
自六月中三四八萬人次到八月上旬已下降至二八六萬人,累積下降六十二萬人;主因六月起美國各州大規模解除經濟活動的限制措施,餐飲、飯店、觀光等服務業工作機會大增,也是近兩個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增加的主力。
變種病毒擴散無礙美國人就業
回看美國四月到五月的確診人數因疫苗覆蓋率還不夠高,仍處於快速上升階段,但連續申請失業金人數並未上升僅是持平,到了六月份美國因為疫苗普及率提高而全面解除經濟活動限制之後,新增就業人數開始大增,五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為五十六萬人,六月上升廿九萬人至八十五萬人,七月持續增加至九十四萬人,顯然限制就業市場的是法令而不是病毒,所以只要未來美國不再因為疫情擴散而再次封城,加上聯邦政府失業補貼將在九月到期,樂觀預期美國就業狀況會持續復甦,促使聯準會於九月廿二或十一月三日的FOMC會議上宣布減碼購債規模的政策調整。
誰是德國經濟復甦的絆腳石?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資料,二○二○年德、中兩國雙邊貿易額為二一二一億歐元,排名第二及第三的貿易夥伴依序是荷蘭及美國,雙邊貿易額不相上下分別為一七二八億歐元及一七一六億歐元,都與中國有近兩成的落差,截至二○二○年中國已連續五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德國是從中國大量進口商品,在二○二○年超越第二的荷蘭與第三的美國,進口貨品總值達到一一六三億歐元,中國是德國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生產基地,而中國也是目前德國生產之機械最大的出口市場。
中國七月份財新製造業PMI降至今年來低點,雖然還維持在擴張階段,但中國製造業對未來一年的景氣樂觀程度下滑到十五個月的低點,全球變種病毒疫情重燃,導致國外需求端欲振乏力,且原物料價格仍然居高不下,晶片短缺的供給不順尚未解決,中國又有局部地區受到洪水影響,國內需求也遭受打擊,整體需求竟出現一年多以來的首次收縮,進出口的景氣都出現下跌,而中國與德國在製造業領域的緊密連結,正是拖累德國今年的製造業欲振乏力的主要原因。
台股下修 金融股成資金避風港
先前漲多的成長股,由於本益比已經來到今年的高點,又受到美債殖利率大幅彈升的影響,法人開始修正評價,考量上漲的空間不多且整體盤勢不佳,獲利了結的賣壓紛紛出籠。然而法人大幅賣超台股之後雖有部分匯出,但多數仍然留在台股等待下一個機會。誠如上週提及的,在美債殖利率長線看升的環境下,銀行與壽險股的存放利差與再投資收益看升,基本面樂觀正向,再加上金融股的股本大、價格波動度低,很適合法人大額資金進出,也就在近期市場波動度升高之際,成為法人最佳的資金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