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10月份將聯邦資金利率降至4.5%後,縮小了台、美利差,國內壽險公司投資海外的避險成本可望因此降低,促進獲利增長。
#@1@#目前壽險公司海外投資部位約2.24兆元,而依據台幣每升3角,即會對海外投資匯損影響1%計算,從今年10月25日新台幣兌美元匯價在32.55元,一路升值至11月9日的32.23元,升幅恰好約3角;也就是說,若壽險公司沒有避險,則這半個月的台幣升值已讓匯損侵蝕了200餘億元,令人咋舌。但這部分風險控管卻毋庸擔心,畢竟目前壽險公司對於海外投資幾乎都有採取避險策略,並搭配傳統避險與一籃子貨幣採取接近百分之百的避險方式,因此匯損風險已相當低。倒是匯價升值對於持有資產部位頗大的壽險機構來說,有資產增值的利多可供發酵,在匯價升值題材下,投資匯損有限但資產增值的題材,是獲利之餘的另一項利多,值得留意。不論獨立壽險公司抑或金控旗下壽險公司,台灣目前壽險公司含外商在台分公司共約29家,市占率最高的應為國泰金控旗下的國泰人壽,現階段保戶約有8百萬戶,其次是南山、ING及新光3家,市占約在伯仲之間。
#@1@#根據壽險公會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投保率在1999年正式跨越100%來到109%後,直至2004年已達166%,5年來複合成長率為9%。據此推估,2007年國人投保率應已順利越過200%大關,換句話講,目前國人平均每人手中即擁有超過2張以上的保單。不過這是平均數據,實際上目前仍有3成國人連一張保單都沒有。台灣保險市場看似擁擠,但相較於歐美或是日本的平均高達4張保單來看,台灣壽險市場仍有頗大發展空間。就產品走向而言,目前整個壽險市場趨勢已逐漸偏向投資型保單市場,連結基金或是債券投資;相較於過往的單一保險,如壽險、醫療等,具有更明顯的吸引力。以國壽有6成比重為投資型保單來看,目前投資型產品已是台灣壽險市場的主流。以上市的2家壽險公司來看,台壽保及中壽股本相對較小,不過今年上半年都有亮麗的獲利表現,上半年每股EPS分別為3.36元及0.95元,較去年上半年同期的1元及0.9元表現,皆顯得相當突出。而累積前3季EPS,台壽保達4.26元,而中壽則達1.64元,分較去年同期的2.04元及0.48元大幅成長。
#@1@#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侵襲下,中壽因完全沒有投資連結美國相關次級房貸產品,也沒有投資CDO(債務抵押債券),因此無潛在損失壓力。台壽保就沒這麼幸運,在家大業大下,自然投資產品廣泛,上半年認列了在貝爾斯登私募基金的投資損失4.28億元,第3季繼續認列2.62億元損失,成為台股次級房貸風暴下最大受災戶。不過台壽保今年營收獲利成長顯著,加上前3季台股投資收益即達30元,每股獲利冠於金控股。預估今年台壽保EPS可達5.72元,這是繼92年的6.5元,及88年的6.1元後表現最亮麗的成績,對於次貸風暴造成的風風雨雨,看來幾乎已無關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