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總是滿腔熱血想要創業,卻忘了評估風險。在這個數位化競爭激烈的時代,產生了數位轉型和代購,其中數位轉型又分為兩類:一是專門操作經營形象的數位行銷編輯,二是個體戶網紅。在代購上又分為先賣後買和簽立獨家授權代理契約,過去電商經營市場趨勢是成本大於收入,直接買進大量貨品導致庫存造成虧損,以計畫和商品經濟為重。如今市場則是以買空賣空方式達到零庫存,以虛擬商場販賣降低成本,主要以虛實整合電商模組B2C互聯網強連結為主。未來將會以新零售,由客製化反饋C2B為主,在零成本情況下競爭對手會較以往多,也相對激烈。
對台灣來說,目前最佳的經濟產業策略是和他國合作,北邊與日本研發經濟合作,東邊請美國製造代工,南邊將代工轉移東南亞印度作為歐洲的轉運站,西邊則是協助中國產業提升轉型商品輸入。
損益平衡 保持現金流
創業在初期時,損益平衡和保持現金流量是最重要的事情,在顧客還不熟悉品牌時保持穩定有助於接下來中期將遇到的事,亦即財務、商品以及專業深度化研發,分為四個階段:1.商品導入期,初期投入成本高,市場同商品較少價格空間較大,2.商品成長期,消費客群已有耳聞,競爭者略少較有獲利,3.商品成熟期(賣家同商品增加),價格競爭(價格戰),4.商品衰退期,需求面降低,有存貨必須快速流轉否則會滯銷。
在創業時,必須先了解消費者想法和需求,再以年齡、職業為依據銷售,重視消費者購買動機,要有一個理由產生購買的慾望。「內容式文案」、「購物情境塑造」有助於建立消費者非買不可的理由,賣家利用超前部署的方式促使消費者購買,同時賣場氛圍也會促成商品業績上升。
在銷售經營時分為兩種類型:(1)著重於商品面的選擇大於創業者的品牌風格商品,(2)通路品牌的經營,以賣場風格和情境氛圍塑造讓消費者一看就認得,但需注意品牌的經營最終核心目標為何,於是買賣將不是最重要的關鍵,而是建立自我的品牌風格。
在銷售之前必須知道行銷分為四個階段,一、前期:知道目標受眾是誰,可以職業、年齡、收入、信仰等為依據;二、中期:交易並參與共創活動有助於增加曝光度;三、後期:回饋問卷知道需要改善的地方並且加以改善;四、展望:創立新需求目標,銷售主要靠的是社群,它有助於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其中集客式行銷以自身作為媒體並以內容行銷,用時間成本取代昂貴的廣告使消費者化被動為主動,以時間換取顧客的信任度,建立品牌集客力。
而在社群裡必須找到對的定位,讓消費者知道我們在販賣什麼,並且採取「佈局通路」,在特定的時間和平台上出現特定的訊息,掌握時機以利銷售。中小企業由於沒有過多資金可隨意投放廣告,於是以數據為基底觀察市場並分析目前市場狀態,再實施決策,最後產出價值。數位時代的新價值則在於包容大於集權,水平大於垂直,社群大於個人。直播行銷是近年來流行趨勢,可以增進品牌社群的影響力。
台灣為什麼就業機會和薪資還是處於劣勢?因為政府為了保護台灣本土產業強化進口產品管制,儘管這對台灣產業是優勢,但相對台灣產業缺乏競爭且習慣待在舒適圈,導致許多企業主失去創新的動力。電商恰巧可以極少的成本和人員投資就能開創新事業體,於是市場開始以電商為導向發展。
提供高附加價值的高端服務
在疫情期間,工作生活都侷限在家中,為了防止群聚感染,大型百貨商場門可羅雀,海外物流貿易和跨境電商逆勢大幅成長。一般實體產業在銷售過好的情況下會產生資金調度周轉問題,然而海外虛擬微型創業的成本低、資金流動快也成了其優勢。企業們發現不能過度依賴單一區域的產能和原物料供給,以防在不能出國甚至不能出門的情況下會面臨貨品短缺問題。同樣的,如果不將核心關鍵技術留在國內,一方面有可能技術會被他人複製,一方面有可能無法將貨物運回本國導致產業鏈停滯。
善用海外跨境的轉移和虛擬社群、電子商務系統的管理,然而這並非唯一解決方法,需思考企業和個人導向跨國多國市場經營的必要性,高附加價值的高端服務,以促進服務業發展並提倡精緻製造,讓台灣成為產業鏈重要的價值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