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近一年來有兩個有趣的現象。
其一是花旗銀行在去(2021)年初宣布要出售在台灣的消費金融業務之後,歷時九個月,終於在今(2022)年一月二十七日與來自新加坡的星展銀行正式簽約。
其實,在併購花旗台灣消金業務之前,星展集團早在2008年及2017年,成功收購寶華銀行的良好資產,以及完成原澳盛銀行於台灣個人金融及財富管理業務移轉。
新加坡金融機構 亞太區大舉拓展規模
而除了在台灣積極透過併購拓展營運規模外,星展於2014年也成功併購法國興業銀行在新加坡、香港及杜拜的財富管理業務,並在2017到2018年,完成併購澳盛銀行在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和印尼的財富管理及個人金融業務。2020年星展集團也併購印度Lakshmi Vilas Bank(LVB),大幅拓展在印度的營運據點。
而花旗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及越南等東南亞四個市場的消金業務,也於今年初以大約三十七億美元的價格,賣給新加坡大華銀行。這是大華銀行二十年來最大手筆併購案,可以與新加坡前兩大星展銀行、新加坡華僑銀行較勁。
其二是富國銀行(Wells Fargo)要出售所持有、位於香港的上海商業銀行股權,富國銀行投資上海商業銀行已久,選在此時出售,令人關注的點,是繼美國花旗集團之後,要專注利基市場或利基業務,還是不看好香港的「金融中心」前景?但不管何者,都是根據金融環境變化,做出調整策略。
台灣本土金融機構走不出去
同樣的環境、市場,有人進、有人退,每家金融機構各有盤算,來因應變化萬千的金融市場。
反觀台灣,過去這麼多年來都想要學習香港、新加坡,甚至超越成為金融中心,現在看來口號依舊是口號,更遑論新加坡還直奔亞太到台灣踩點有成。
台灣本土金融機構多半走不出去,早期公股行庫在海外設有分支機構,但也多是服務自家的客戶,或是做台商的生意,很少深入做到當地市場,做Retail Banking。公股行庫偶有佳作,柬埔寨是其一表現比較亮眼的市場。民間有中國信託銀行到海外做Retail Banking,但也碰到不少困難。
主管機關監理力道 可再適度鬆綁
走出去才有機會,最近民間銀行興起往外走,包括國泰世華、元大、台新、富邦、玉山等,如果主管機關,不論金管會或是財政部,監理的力道能稍微降低,在公司治理、公司經營跟主管機關指導上有一定比例鬆綁,給更多鼓勵而非管制和限制。讓銀行有自己空間去經營,不只在台灣這麼競爭的市場,還有競爭力進攻到海外的市場。
舉例來說,日前一位銀行保全人員得到個資跟客戶聯絡遭提告,此事主管機關都要出面說明。其實只要公告哪家銀行就好,讓消費者自己選擇,要不要跟這家銀行往來,無須動用到主管機關的「指導」。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 台北退步27名
管越多、限制越多,發展就越停滯難前。從最新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來看就令人憂心,台北排第六十七名,跟前一次排名相比,退步二十七名。放眼全球,榜首依舊是紐約,第二是倫敦,香港擠下上海,拿下第三名,第四名則是新加坡。
在金融環境變遷劇烈下,不管是國際銀行或區域銀行都在調整策略,台灣不能只是一致不變的銀行,大家都齊一平等,分不出差異,怎麼進軍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