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聲響,像是吹響台灣音樂祭的第一聲號角,從北到南大大小小的音樂祭接續登場。近幾年,非主流音樂在台灣迅速蓬勃發展,音樂祭如同雨後春筍,遍地開花,其中強化次文化的特性,最為年輕世代所追尋。
不同的音樂祭,曲風、情調各異,對於喜歡夜生活的李彥儀來說,Underground夜店的電子音樂與跳舞文化才是最吸引她的,因此她與夥伴,也是曾拿下金音創作獎最佳電子音樂專輯的Go Chic前成員Sonia Calico一起催生了台灣首場大型電音派對「新能祭」。
「新能祭取自英文Synergy,有綜效作用,一加一大於二的意思,兩個不同的專業結合,產生更強大的力量。」
音樂祭的魅力不只是音樂 還有觀眾氛圍
若單看這場音樂派對的策展模式,這個名字確實取得貼切。電子音樂與數位藝術的跨界合作,以音樂為主架構,結合視覺藝術,創造沉浸式的藝術派對體驗,為觀眾帶來聽覺與視覺的同步饗宴。
但李彥儀表示這個名字還有更深層次的意涵,那就是,跨出舒適圈。「我們希望每個來到新能祭的人都能感受到這樣的氛圍,跨出社會賦予我們的條條框框,擺脫約定俗成的標準,看似跨出舒適圈的舉措,卻是能夠更自適地成為自己的樣子。」
亦如電子音樂,由工業噪音衍生、發展而成的音樂藝術,擁有不被定調的音律,沒有所謂的「和諧」或是「不和諧」,觀眾在這個自由的音樂場域中,都能找到自己的樣子。
電子音樂結合數位藝術 沉浸式展演帶領觀眾遊走虛實
台灣的音樂祭還能有什麼樣新的面貌?
李彥儀希望音樂的演出,可以不受限於單一感官體驗,觀眾能更全方位地沉浸在演出中,因此新能祭結合數位藝術與科技,企圖打破「人」與「藝術」之間的界線,讓每個走進這一個音樂場域中的人,不再只是「觀者」,而能藉著與表演者的互動以及環境氛圍所帶來的體驗,成為音樂演出的一部分。
「對我們來說,表演者跟觀眾是平等的,演出中雙方的情緒會不斷地交互感染,整個演出是一個共創的結果。」
李彥儀表示,數位藝術在音樂領域的應用近幾年愈發蓬勃,尤其在歐洲,音像的合作已行之有年,她進一步分享,「數位藝術是透過許多數據,去改變視覺上的呈現,而電音則是透過音訊的輸入,創作旋律,兩者結合,可以激發出意想不到的成果。」
此外,李彥儀認為數位藝術與電子音樂亦是一種「虛實混合」的展現形式,因此她與團隊在現場打造紅舞台與藍舞台,透過舞台的視覺設計,帶領觀眾穿梭在虛實之間。
「紅舞台代表真實,但充滿不確定的現實世界;藍舞台代表一個無拘束的虛擬世界。」
除了舞台視覺之外,新能祭也將數位裝置藝術搬進展演空間,藝術家李亦凡曾展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的作品《灰色是最無聊的顏色》,使用精準投影,將數位媒材投射到裝置上,並佈置成演出舞台,使裝置藝術與音樂完美交融。
▲藝術家李亦凡曾展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的作品《灰色是最無聊的顏色》
▲YELLOW黃宣將參與這一次的演出
建立NFT打造社群 延續音樂祭價值
當藝術與數位科技,這兩個看似在光譜兩端的領域有了更多的交集,便催生出多元的運用,近期最熱門的莫過於NFT(非同質化代幣)。李彥儀表示,在活動結束後,新能祭也會將NFT以特別的方式導入其中。
「我們計畫在活動結束後發行『新能基石NFT』,希望認同新能祭活動理念的支持者,可以透過購買NFT來支持我們。」
李彥儀說,會有如此的設計,是因為作為主辦方,他們希望這個NFT建立的目標不是讓持有者炒作與獲利,而是讓這個活動,以及其背後所傳遞的價值,乃至整個創作環境,可以透過NFT的導入,一直延續下去。
▲新能祭的線上數位藝廊展出
創作者經濟興起 NFT為藝術場域注入活水
至於NFT在藝術創作上是否能帶來正面的影響,李彥儀對此樂觀看待。
「首先,我觀察到一件很棒的事情便是,愈來愈多人把眼光放到數位藝術的領域,這讓更多人認識到數位藝術的創作過程其實並不容易,進而對數位藝術的價值有新的認知,更甚者,會直接投入創作。」
其二,李彥儀認為數位藝術有別於古典藝術,它是一座敞開的大門,每個人都能成為數位藝術的創作者,透過數位藝術展現自我。
最後,以「觀者」的角度而言,數位藝術打破金錢與時空的束縛,藝術創作不再是被擺放在博物館中,只可遠觀的收藏品,每個人都能近乎無成本、隨時隨地欣賞藝術作品。
新能祭是音樂派對,亦是虛實交錯的藝廊空間,觀眾可以在舞池狂歡,也能自適地沉浸在一個猶如當代數位美術館的場域中。3/19~3/20到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四號倉庫體驗多重感官的衝擊與饗宴,這場數位藝術電子音樂派對,或許能提供你對音樂祭全新的思考視角。
▲首屆新能祭將在319至320於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四號倉庫登場
▲新能祭攜手人氣創作歌手、電音製作人、視覺藝術家,創造跨界音像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