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結束,激情過後,股票市場必然回歸基本面,4月份的台股,在10日前還要面對所有上市櫃公司將公布的第1季營收資料,這些資料對於很多公司而言,都是研判今年業績好壞的一個指標,目前市場外資、投信對於第1季業績都維持著中性看法,沒有人看得大好,當然也不至於完全偏空。
#@1@#不過,港商德意志證券已經在其最新的研究報告中,將未來6個月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預估值上調至29元,並且據此提醒投資人,台股將有新一波資金行情,資產、內需股應該會成為新台幣升值的最大受惠者。並且把宏碁(2353)、台積電(2330)、中鋼(2002)列為全球新興市場買進名單的個股,中信金(2891)、長榮航(2618)、遠百(2903)、宏達電(2498)、台泥(1101)等5檔也是可布局的好標的。這是外資對於台股的單一觀點,而國際的股市相互連動性是緊密不可分的,近期國際市場關心的重要財經議題,其實都會影響全球股市變化,例如:1. 全球著名的私募基金凱雷集團旗下的信貸基金凱雷資本(Carlyle Capital)瀕臨倒閉,引發市場對私募基金的恐慌。2. 美國第5大銀行貝爾斯登銀行由於財務情況急速惡化,流動性緊縮問題嚴重,被迫尋求金援。3. 美國證券經紀投資銀行巨頭貝爾史登,由於公司證券經紀部門的客戶轉移資金的速度加快,迫使公司向Fed和JP摩根緊急融資。4. 3月份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挫至16年低點,為70.5,2月為70.8,市場預期69。5.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警告各國,環球金融市場可能加速轉弱,因此呼籲成員國增加開支振興經濟。這些持續發生的財經衝擊,都會連帶影響美國股市,進而衝擊到台股,這個時候,選到好的股票,就成為投資人最關心的事。
#@1@#以短線投資的角度來看,很多個股的投機操作,都是跟隨著消息面在變動,例如,美國如果發生重大財經事件,造成美股重挫,通常台灣的股市也很難倖免,跟著下挫的機率通常高達8成以上。除非投資人在短線操作相當機靈,盯著消息面、鎖著技術面,一旦任何風吹草動,立即做出買進、賣出的動作(這點連經驗豐富的外資、法人恐怕也難百分之百做到),否則,很難保障你的財富不受到消息面波及而縮水。在預期4月份國際財經面的變數恐怕會大幅增加之下,台灣股市投資人這個時候就必須採取穩健投資。在證券圈中,彼得.林區、班哲明.葛拉罕、華倫.巴菲特這3位投資大師的故事,應該都是絕大部分投資人耳熟能詳的;他們的投資方式以及選股訣竅,讓他們在證券投資的這個領域中,維持長時間的「不敗」紀錄。所以,採用這3位投資大師的選股方式,在目前台股中篩選的股票,應該都是穩健投資人值得注意的標的。
#@1@#彼得.林區(Peter Lynch)是著名的富達麥哲倫基金(Magellan Fund)創始人。他於1968年進入富達投顧擔任分析師,並於1977年開始掌管當時只有2000萬美元資產的麥哲倫基金,主要投資美國國內有價證券。在彼得.林區的操盤下,麥哲倫基金成為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共同基金,10年後,該基金持有人數已超過100萬人,資產成長至84億美元。直至1990年5月彼得.林區卸下基金經理人職務為止,這13年間,麥哲倫基金的管理資產由2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13年間的年平均複利報酬率達29%,這樣的投資報酬率的意思是,1977年投資人若投資1萬美元在麥哲倫基金,到1990年可得到28萬元,這樣的績效讓美國《時代雜誌》推崇他為「首屈一指的基金經理人」,美國《財星雜誌》稱他為「投資界的超級巨星」。彼得.林區認為,善用已知的資訊來投資,會較占優勢。他建議投資較有把握且熟悉的股票,例如本身從事證券分析的彼得.林區,利用這方面資訊優勢,找到了不少投資證券業的好機會。而早餐吃的燕麥片,常穿的連鎖服裝品牌,也成為他投資組合中的一部分。
#@1@#在挑選投資標的時,彼得.林區偏好「穩定」、「競爭低」的行業,最好具有某種「獨占性」,且是市場較不注意的冷門股。他認為,熱門行業中的熱門股由於是市場焦點,價格波動性較大,雖然成長快,但競爭者也多,是他會避免不去購買的股票。此外,經營管理不良,與沒有過去的新公司,他也不願意投資。所以,歸納彼得.林區的投資選股原則,有4個選股條件值得我們學習,分別是(1)本益比小於20。(2)近2年營收成長率,平均大於25%。(3)近5年稅前淨利成長率,平均大於7%。(4)最近一季負債比例小於30%。根據這4項選股條件,把台股的所有上市櫃公司資料進行篩選,就可以得到「彼得.林區20檔精選概念股」。
#@1@#除了彼得.林區的投資方式之外,班哲明.葛拉罕(Benjamin Graham)的股市投資操作,在投資界也是赫赫有名(班哲明.葛拉罕是股神華倫.巴菲特的老師),被稱為價值投資法的開山祖師爺。葛拉罕認為,股票的價格將合理反映企業實際價值。因此,在仔細計算後,若發現某企業的股價低於實際價值,便會買進,這就是所謂的「價值投資法」─以低價買進具有價值的股票。只要能準確估計實際價值,幾乎可說是穩賺不賠,而從財務報表與各種面向來評估公司價值,正是葛拉罕的專長,這就是他「內在價值」與「安全邊際」的選股原則。葛拉罕投資股票有4個選擇:(1)建議股價在「內在價值」的2/3或更低才買。(2)不投資債務過高的公司。(3)投資跨產業別的不同公司,就像保險公司與信用放款公司的大數法則。(4)與群眾反向操作,買股的最佳時機是當股票便宜之時。
#@1@#葛拉罕所採取的投資策略較為穩健保守,只要股價回到企業的實際價值,他便出脫獲利。不過,獲利也侷限於實際價值與股價間的差距,若股價反映基本面(實際價值)所需的時間越長,報酬也跟著遞減,即在這種投資法則下,時間是一項很重要的成本,因此葛拉罕的投資通常以短期(2年左右)為主,並設立停損條件。葛拉罕的選股條件其實歸納出來有6個重點,分別是:(1)近5年,每年的EPS都大於0元。(2)本益比小於15倍。(3)近12個月營收大於3億元。(4)股價淨值比小於1.5。(5)最近一季流動比率大於2%。(5)近5年稅前淨利成長率,平均大於3%。根據這6項選股條件,把台股的所有上市櫃公司資料進行篩選,就可以得到「班哲明.葛拉罕20檔精選概念股」。
#@1@#至於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這位被現今投資圈奉為「股神」的投資者,從25歲開始以100美元開始合夥投資事業,到現在,根據美國《富比世》雜誌2008年3月5日公布的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華倫.巴菲特憑藉62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超過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茲,成為全球新首富。第二位是墨西哥電信巨頭卡洛斯·斯利姆.埃盧,個人財富600億美元。全球前首富蓋茲今年位列第三,身價580億美元。巴菲特成為全球新首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持有的股票大漲。過去30多年中,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創造了超過20%的平均年複利報酬率,成為全球富豪中,唯一單純因為股票投資而成為億萬富翁者。巴菲特認為,買進一家公司的股票對他來說,相當於投資並參與該企業的經營,因為短期價差所帶來的資本利得,通常收穫不多且風險大,長期參與穩定成長的企業才是明智之舉。所以對他來說,「敲進哪一檔股票」、「以什麼價格買」,變成「哪一家企業投資前景看好」和「如何以適當成本取得參與公司經營權」的問題。
#@1@#巴菲特認為一般投資者選擇股票之前,應該有3項基本能力:(1)去學會計─會計是一種通用的商務語言,通過會計財務報表,聰明的投資人會發現企業的內部價值,而衝動的投資人看重的只是股票的外部價格。(2)閱讀技能─投資自己看得明白的公司,如果一個公司的年報讓你看不明白,很自然就會懷疑這家公司的誠信度,或者該公司在刻意掩藏什麼信息,故意不讓投資者明白。(3)耐心等待─一個人一生中真正投資的股票也就4、5檔,一旦發現了,就要大量買入。巴菲特選股條件其實歸納出來有5個原則,分別是:(1)近5年,每年的EPS都大於1元。(2)近12個月每股營收大於1.5元。(3)股價淨值比小於1.5。(4)近4季股東權益報酬率大於5%。(5)最近5年毛利率每年都大於10%。根據這5項選股條件,把台股所有上市櫃公司資料進行篩選,就可以得到「華倫.巴菲特的19檔精選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