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大型企業在進行數位轉型與導入數據驅動文化時,經常遇到雖有龐大的數據資料但不知如何建立模型並加以有效應用,導致企業內部資料渾沌與效率低落,我們希望藉由以下觀點協助企業改善現有狀況,進而提升策略準確度與營運效率等方面問題。
首先由上而下驅動的策略規劃為所有分析活動的起始點,利用以全局視角建立的戰情室,可將各項核心指標層層細化,並依不同職權作專業分工優化,如附圖是零售業各單位之核心指標。
KPI儀表板是高管用於輕鬆監控組織中最重要的指標所使用的報表。與其他儀表板相比,此儀表板提供的詳細資料或上下文訊息通常較少,不適合探索性分析,但可快速提供趨勢、異常值等關鍵訊息,供決策參照。
然而大多數企業中並無設有專業數據分析師職位,導致產出後的儀表板經常無法符合各個不同部門單位的使用習慣,以下我們提供四種不同形式的儀表板設計原則,以符合使用需求:
1.Q&A儀表板:通常設計為組織或組織部門內最重要/緊迫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從戰略計劃、緊急計劃或業務中的特定問題設計。中階管理人員可使用這種類型儀表板定期主動追蹤多個問題。
2.Top Down儀表板:專注顯示較高層次的匯總KPI以及提供更多上下文資訊的詳細訊息,對於負責監督或管理組織的高階領導和中層管理人員很有用,可一目了然地監控關鍵指標和/或深入了解模式可能發生的原因,並推動由上到下的發展策略。如物流部門協理關注從KPI儀表板中拆解出來的發貨時間、發貨成本等關鍵指標,並同時了解運送方式、商品類別對發貨時間、發貨成本的趨勢影響。
3.Bottom Up儀表板:適合希望在非常詳細的級別上監控數據的中層管理人員或分析師,可針對特定數據點的波動採取干預或行動。
4.One Big Chart:通常以地圖或散點圖,用一塊大螢幕打造戰情室,清晰呈現所有銷售細節,此類儀表板通常提供高階管理階層迅速了解公司整體營運狀況。
另外以不同部門分析的主題切入,各自關注的KPI皆有所不同,以下統整企業中六大部門各別關注的KPI:
1.門店運營:作為消費者第一線接觸點,重心放於潛在交易轉化和主客戶經營。店長乃至於第一線銷售人員,皆需要利用統一佈建的儀表板實時查看各項運營指標,如銷售額、利潤、熱銷商品。同時區域督導需回答以下問題:查看區域內各門店績效,並能夠深入到表現不佳的門店並專注於需要協助的人力、商品類別、商品。
2.商品運營:哪些是暢滯銷商品,並且如何做為訂貨與促銷的參考、產品的最適當定價、各區域門店適合的價格帶產品、各類商品銷售情況及對比其所佔的庫存比例是否合理,以上這些分析可再由營運支援部門的產品經理做為門店的訂貨、調轉及促銷提供參考依據。完整的商品運營解決方案,包含價格制定、商品運營、庫存管理、供應鏈管理等議題。
3.市場行銷:零售商通常會根據市場需求、特殊節日(雙11)、產品上市活動(搭贈、預購)、季節性(長袖服飾夏季促銷)等因素,展開一系列市場行銷活動,並期望能提升銷售、提升迴轉率、消化庫存、新增會員數、重點產品銷售達標。大部分銷售是通過促銷活動完成的,因此計劃和執行促銷活動對於零售商是至關重要的任務。
4.顧客關係:如何區別與分辨不同的客群,可為零售業呈現清晰的客戶畫像,深度挖掘客戶價值。並針對各客群做客製化與精準行銷。我們最常使用的模型為RFM分析,分別對應:R(Recency)最近一次消費、F(Frequency)消費頻率、M(Monetary)消費金額,了解RFM的定義後就可對各個客戶進行評分並將有類似消費習慣者進行分群。
5.全渠道運營:受COVID-19衝擊,全球企業的數位轉型速度加快,電子商務的消費模式轉變,因此如何整合ERP、POS、CRM、線上數據,並支持分析人員最大程度還原數據原貌,是現今零售發展趨勢。
6.人力資源和財務分析:零售業內部管理以人員管理、財務管理為主。人員管理包含:招募管理、流動管理、績效制定、授薪分析。財務分析包含應收帳款分析(AR)、成本結構分析、獲利分析、績效分析、產品別損益分析、損益粗估模擬、毛利粗估模擬、滾動式毛利預估。
最後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應該將目標聚焦在如何利用資料提升商業價值,而不是在資料準備上,我們希望任何人都可以用非編寫程式的方式分析數據,讓各個部門更專注在其策略與工作內容,並透過數據分析提升工作效率與決策支持。
(本文作者劉彥廷為潤謙科技co-founder and 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