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滯人生的切換法則突破瓶頸的7把轉念之鑰作者:Chris岡崎譯者:蕭雲菁出版社:三采文化出版日期:2008年7月首先介紹給你該有的行動。【語詞力】 「覺得自己不會時,更該去嘗試!」【動作力】 「覺得自己不會」時,將你的慣用手手掌面向自己,並舉高到眼睛位置後握拳。 心想自己「更該去嘗試」,然後更加用力握緊拳頭,同時往下巴方向拉下來,就像獲得勝利時的感覺一樣。今後在你的人生中,只要出現「做不到……」的字眼時,就趕緊做出這個勝利手勢,同時加入自己的情緒。如果是在捷運上或是身旁有其他人的場合時,不妨悄悄地對自己說。不過,此時的重點,在於要確實加入感情。發現自己其實有許多不了解的事,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你的成長可能性就會大大地提高,而當你想要設法儘量吸收你所不知道的事時,下一道【被上了鎖的可能性大門】就會緊接著出現。那就是「我不會」的想法。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事是你不得不去執行的,而在這當中,當然也會存在某些讓你覺得「欸?不可能做到啦!」或是「我根本做不來」的困難事情,讓你因此未戰先敗。
#@1@#例如獨自創業時,可能需要日幣五百萬圓的資金,或是為了能夠笑看人生,不得不勇敢面對所有辛勞等。此時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根本做不到,雖然這是很自然的情緒反應。只是這種情緒有時會阻礙你的成長。所以,無論如何都應該克服這種困難。這也是我從東尼身上學到的道理中,最重要的一個,同時也是最讓我感到震撼的一個道理。剛開始時,我當然覺得「什麼?」「根本是強人所難!」不會的事就是不會,畢竟身為一個人,總有做得到和做不到的事。但是東尼卻一直不斷地對我說f I can, I must.?覺得做不到時,更該去嘗試)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我心裡只想著「你也幫幫忙,饒了我吧!」因為我覺得這句話才是最讓人做不到的事,例如被人要求從五樓跳下來時,再怎樣也不可能做到。而此時如果還被持續命令「更該去嘗試」,恐怕有再多的命也不夠賠吧?這就像是在挑戰不綁安全繩索的高空彈跳一樣,根本就是自殺行為嘛!但其實「覺得做不到時,更該去嘗試!」這句話,並不是要我們去執行物理法則上不可能行得通的事,也不是要我們對所有認為做不到的事,都強行去完成。
#@1@#而是要我們去勇敢嘗試真正想做的事,不管是眼前的目標,還是未來想實現的事,或是此生的夢想。在努力實現這些事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讓我們「覺得做不到」的銅牆鐵壁,此時要打破這樣的心牆,就必須抱持「更該去嘗試!」的堅定意志與行動才行。此時你是否心裡一邊想:「這道理我也知道啊,就是做不來……」一邊閱讀著本書呢?但是這種想法,恐怕比你所想的要來得重要很多。因為這世界上有許多東西,都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不會而無法被實現,也就是說成與敗完全取決於我們的一念之間。有些人始終相信夢想一定會成真,也有人認為夢想永遠是夢想,不可能如願。究竟哪一派人所說的,才是真的呢?難道說這純粹只是樂天派和現實派之間的差異?岔個題外話,當我們在形容一個現實派的人時,如果這個「現實」指的就是「夢想」的相反,那麼這兩者就是彼此對立;就這層意義來說,所謂「現實派的人」或許就等於是「放棄夢想的人」。不過話說回來,持續抱持夢想下去,是否就真有一天會實現呢?還是說我們應該放棄所謂的夢想,正視現實的世界呢?因為夢想畢竟是夢想,不可能有實現的一天?其實雙方的說法都是正確的!咦?為什麼?這是什麼意思?其實只要我們跟著不斷相信夢想終究會成真,不斷抱持熱情向前走的人一起前進,我們能實現夢想的可能性就會變得非常高。但是如果我們認為夢想終究是夢想,永遠不可能實現的話,無法實現夢想的可能性,也會跟著變高,最後甚至會破滅。
#@1@#當然,不一定是夢想,也可以說是你的目標或終點,畢竟每個人對夢想的解釋,都可能有微妙的出入。我不會!這句話真的會在無形中讓人產生主觀想法,不自覺地把可能性封印,使得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可能性。相反地,「應該去嘗試!」「只要我願意嘗試,一定可以做得到!」能如此相信的人,表示他一直在注意任何微小的可能性。在我的講師群中,有位名叫凱斯.康寧漢(Keith Cunningham)的人,他曾在研討會上,如此對參加人員訴說。「我們每個人一天都要看好幾次手錶,如果總合一生的時間來計算,恐怕花了不少時間在看手錶上。但是,幾乎所有人都不太記得自己手錶錶盤作工為何,或是機芯、指針的轉動等細部特徵,如果要大家畫出自己的手錶,恐怕有一大半的人會畫不出來。」
#@1@#他透過這個例子,讓我們知道自己對於自己不在意的事,根本不會去注意。接著他又繼續說。「那麼,請各位畫出你的手錶。在畫之前,請先仔細觀察它,從正面到背面,不論多小的特徵都請牢牢記住。」就這樣,會場上的人紛紛觀察起自己的手錶來。「好了,各位是否準備好要畫手錶了呢?對了,請問有人知道現在是幾點嗎?」這時,全場立即爆發出一陣笑聲!因為幾百個人當中,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正確時間,大家都覺得被擺了一道。因為直到前一秒鐘為止,自己是那麼仔細地在觀察手錶。沒有錯!當我們專注在某一件事情上時,通常就會看不到其他的事。相對地,當我們開始試著尋找蛛絲馬跡時,我們的視線就會集中在各種資訊上。所有的新發現,都是某人想要尋找某些事物時無意發現到的。機會永遠等著被尋找機會的人挖掘!百寶箱也不會掉在顯眼的地方,因為若是掉在顯眼的地方,早在你發現之前,就被別人拿走了。
#@1@#不過在道路兩旁,仍然掉落著許多開啟小小機會的鑰匙。可能性只會現身在相信可能性的人面前,從不試著去尋找的人,即使可能性出現在他面前,他也是看不到的!小孩看得到,大人卻看不到的東西;女人看得到,男人卻看不到的東西;創業家看得到,不試著尋找商業機會的人卻看不到的東西。例如美麗的邂逅、自己的才能、自己的可能性、解決問題的鑰匙……,這些都存於不遠處,幾乎所有人都看不到它的存在,但這一類東西其實正充斥在我們的社會裡。
#@1@#作者:瑪西雅.瑞姆絲蘭譯者:金 棣出版社:商智文化出版日期:2008年8月研究顯示,一般人每天要接收兩百多件資訊,包括電子郵件、平面郵件、想法、決定、便條、電話等等,但是我們的短期記憶一次只能保留七件事。這說明了人為什麼時常感覺腦袋超載。想要清理思緒和簡化時間,就必須做好時間管理。作者從客戶與個人的實例中,彙整出101個省時妙招,每一招都能為您找到「悠閒」的時光。本書以四周、30天的章節架構書寫,希望每一周都能教會讀者不同的主題:簡化日常生活的省時習慣、簡化時間管理的省時工具、簡化生活方式的省時技巧、簡化未來的省時策略。讀者可以把作者當成在人生田徑場上暖身的「時間教練」,讓本書成為個人的時間管理指南,幫助釋放壓力、找出個人時間,並建立支援您事半功倍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