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解封疫情燒,口罩與製藥股正夯,預防短期供需失衡趨緩,行情恐急轉直下,而美股搖搖欲墜,漲多的高基期IP股,也有可能醞釀補跌。
根據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的股票回購總額為二一○八億美元,連續三個季度減少,較今年第一季的二八一○億美元減少二五%,原因是已近半數的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在過去一個季度減少或停止股票回購。
另一方面,美股各企業已陸續進入明年首季財報公布前的靜默期,無法進行股票回購的操作,高盛統計截至十二月二十三日已有五四%的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處於靜默期,等同於讓美股企業股票回購的潛在買盤腰斬再腰斬。
美國總統拜八月簽署的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將為對大企業課徵十五%的最低企業稅率,同時新增對企業庫藏股徵收一%的稅收,除了降低企業股票回購的意願外,也會減少企業獲利。
市場預估最低企業稅及庫藏股加徵的兩項新稅,將導致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每股純益下降一〜一.五%,主要會對醫療保健、資訊科技等產業造成衝擊。
美債殖利率觸頂言之過早 美股評價修正風險未除
在近期數據顯示全球主要經濟體通膨可能觸頂後,市場已開始預期聯準會等央行貨幣緊縮政策近尾聲及各國公債殖利率觸頂,加上美國二年期公債殖利率觸頂後美股多會先蹲後跳的歷史慣性,讓市場期待十一月見高的美國二年期公債殖利率及十二月拉回(先蹲)的美股,有望創造明年初美股後跳的機會。
不過,過度樂觀期待各央行緊縮貨幣政策轉向的市場,恐會大失所望。由於最可能被迫因衰退而終止緊縮的歐央,總裁拉加德已意外出現更強硬的鷹派表態,鷹派官員荷蘭央行總裁諾特更表示歐央緊縮周期才剛通過中點,半場才剛開始,將讓其他央行有所本可繼續維持緊縮政策對抗頑強的通膨怪獸。
歷史經驗也顯示,美國聯邦利率觸頂的前一至三個月,美債殖利率才會達到高峰,若以目前利率期貨市場預期明年三月聯邦利率觸頂來判斷,美債殖利率達到高峰的時間點應落在明年第一季,而非今年的十一月初。
另因目前利率期貨市場仍低估聯準會明年升息利率終點,加上聯準會明年還可能繼續上修利率終點,一旦未來市場修正錯誤的預期,均會導致美國二年期公債殖利率再次走高,甚至向上創高,要斷言殖利率確定觸頂,恐還言之過早,美股因美債殖利率走升的評價修正風險尚未完全消除。
中國需求復甦再等等 無法提供美股基本面支撐
即便未來聯邦利率觸頂,聯準會開始邁向停止升息,美股也不見得會馬上出現慶祝行情。歷史經驗顯示聯準會停止升息前二至三個月美股多會下跌,平均跌幅達十%。再以目前利率期貨市場預期明年五月聯準會停止升息來判斷,明年第一季末起下跌機率高,可說是明年五月之前美股都不會太平靜。
中國改變清零政策後疫情已飛速擴散,經濟活動恐難如市場樂觀預期的快速恢復,無法立即創造需求解決各產業庫存去化緩慢的困境。
萬一供應鏈中斷危機再現,對經濟的負面衝擊也將由中國外溢到全球,加上國境同步解封,增加變種病毒向外傳播的風險,同樣會成為全球經濟潛在的負面衝擊。可預期在迎來中國防疫解封所創造的經濟刺激前,全球恐將先面對供需可能同步減少的挑戰,對美股短線基本面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如前一周所述,美股各指數的周KD均已自高檔向下死亡交叉,降低較長線的資金進場意願,不利中期的走勢表現,即便短線因日KD自低檔向上或有反彈,也難有大幅度彈升的空間。隨著時序進入下跌機率較高的明年上半年,買盤將進一步縮手,增加美股向下回測低點的風險,離前低僅一步之遙的那斯達克指數仍最有可能率先破底。
去年元宇宙泡沫行情 再次上演?
與美股走勢相關係數極高的台股(加權指數及櫃買指數),周KD也已自高檔向下死亡交叉,向下與美股位階收斂的壓力將加大,甚至不能排除未來與美股同步向下回測低點,目前股價位階仍高的台股個股也將會逐步輪動補跌向下與指數收斂。
考量高評價的半導體矽智財(IP)族群股價對美債殖利率較為敏感,美債殖利率再次走高的風險,將為股價帶來下行的壓力,目前股價位階相對較高的M31(6643)、晶心科(6533)、創意(3443)等,很有可能成為補跌的高價股。
近期股價因內資作夢行情而炒高的族群或個股,未來在泡沫吹破後自然就會有補跌壓力,重演去年底作夢熱炒的元宇宙泡沫行情機率相當高,像是具有受惠中國疫情擴散的口罩、退燒藥等防疫作夢股,只要供需短暫失衡改善,膨風的股價就容易迅速洩氣。
事實上,十二月喊缺的N95口罩關鍵材料熔噴布原料聚丙烯(PP )粉料,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中國山東地區的報價已較前一周大跌八%,回吐先前的漲幅,恐不利台股口罩概念股繼續作夢。
聚丙烯價格之所以在暴漲後又暴跌,背後主因在於近兩年中國聚丙烯產能建設大幅提升,熔噴布產能也較充足,口罩需求激增時即能快速釋放產能。
十二月初聚丙烯粉料產業整體產能利用率僅三五〜四○%,即便因應疫情需求增加產能,十二月第四周利用率也只升至四三%,等於還有近六成產能尚未釋放,供不應求的缺貨應只是短期現象。
近期因被狂掃貨帶動股價狂飆的退燒藥概念股,可能也會是曇花一現的作夢行情。因為台灣製藥廠的原料藥多達八至九成從中國進口,一旦中國限制出口,台灣廠的原料庫存又用盡,即便市場需求依舊強勁,恐也看得到吃不到。
衛福部食藥署想要加速審核其他地區原料藥,但遠水終究救不了近火,等原料拿到了,商機也差不多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