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開春,先恭喜讀者。在年前專欄《銅博士的新戰場─電動車》中推薦華新(1605),不料年後第一天,大漲9%,完全命中「狹幅震盪、準備突破」的分析,既然年後主力欲往電動車(以下簡稱:EV)板塊走,本篇鞏固讀者對該板塊的信心。
每個時代都有所謂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它源自哲學家孔恩(Kuhn)提出的概念,意指每一項科學研究的突破,都是先打破「舊框架」或「舊典範」,然後才成功。例如:1998年的網路寬頻普及,開啟搜尋時代,2010年臉書(現在Meta)興起,社群至今方興未艾,最後2020年的典範為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及EV。
國家政策推波助瀾 供應鏈受惠
能被稱為典範下,絕非特定力量集資拉抬單一股票,而是政策的放寬,所引起的蝴蝶效應。這樣的放寬是由國家的力量所形塑出來。政策適用範圍包涵整體EV供應鏈,打造讓業者可自由發展、調度的環境。以美國為例,2021年八月,對整個聯邦體系及政府機構下達行政命令,明確指出2030年前美國EV總銷量佔40%~50%為目標。緊接著,2022年十月又贊成提供28億美元,重點式補助本土製造電動汽車電池,及礦物開採。美國車廠通用(GM)響應並宣布2035年完全淘汰內燃機引擎的汽車生產。
中國身為全球最大EV市場,從2010年開始實施國內購車補貼之外,對EV製造商的購置稅減半,鼓勵生產。在北京、上海對傳統汽車有限購、限行的城市,均不適用EV。截至2022年前十一個月最新數據,銷售量超過六百萬台以上,早超過北京所設定2025年新能源車市場總銷售量佔總體新車銷售量的20%目標。
鏡頭轉到歐盟。在2015年爆發福斯集團在銷往美國的車輛,植入規避排氣檢測的殊特軟體,所引發的醜聞後,全球才意識到歐盟為氣候變遷的努力,是多麼精實,也讓傳統汽車廠「受不了」。2020年開始實施歐盟五期環保法(Euro 5),其中新增一項「非甲烷碳氫化合物」的限制,門檻是0.068公斤/公里,這是從未有過的,對傳統OEM車廠未來營運方針給足挑戰。像福斯(VW)、雷諾(Renault)、寶獅雪鐵龍集團(PSA)、捷豹路虎(Jaguar)與富豪汽車(Volvo),都宣示其忠心。
由圖一可以得知,電動車在中國、美國、歐盟及其他地區,2021年的成長幅度最大,尤其是中國市場。為何中國銷售如此突出?購車補助,只是原因之一,也與EV基礎建設,例如:充電樁、電池製造等,具有高度連動關係。根據南韓一家調研機構SNE報告顯示,單從全球電池廠市佔率來看,第一名是中國寧德時代(CATL),南韓樂金(LG)次之,第三是日本國際(Panasonic),光前三名就已經囊括50%以上。
在EV高速成長之下,沒了購車補貼的中國(甚至是台灣),每年總銷量年增率都能有雙位數以上嗎?筆者試著提出幾點,供大家思考。
導入SiC元件具成本優勢
一、要能建立消費者可「隨時充電觀念」的概念仍有一段距離要走。過去傳統汽車,沒油到加油站隨加隨跑,不能想完全沒電再來充。以特斯拉第二代(V2)超級充電站為例,全台將近五十個超級充電站,充到飽需要三十分鐘,與汽油98加到滿需五到七分鐘還是有差距。
二、若要縮短EV充電時間,碳化矽(SiC)元件是關鍵。它具有能量損耗低、耐高溫特質,SiC在主逆變器及車載充電器(OBC)導入速度快,據DIGITIMES Research調查,目前六吋SiC成本從2021年的一千美元,預估2023年下降至七百美元。也因為SiC導入EV中,讓車廠更具有成本上的優勢,進而產生能賣一台賺一台的契機。
若能克服/解決上述二項之難點,未來電動車就能穩定成長,讓溫室氣候改善、消費者需求及車商利益,三者都能顧及,成為一個正向循環,這才是EV成為典範轉移的真正使命啊。
▲圖2:6吋(inch)晶圓成長幅度大(圖片來源:KBV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