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力量能有多大?經緯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羅正方鄭重宣布:「我要替台灣的航太產業留下人才,透過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的無人機!」朋友們私底下都用「傳教士」來形容他,滿懷抱負的羅正方,以熱情、行動力和計劃執行力帶領公司,用無人機,改變台灣航太產業的未來。父子一脈相承 理工技術魂羅正方的父親羅明懋畢業於台南工學院(成大前身)機械系,創立了「日成精密鋼模機械」,自幼在模具車間長大的他,從小血液中就流淌著父親遺傳給他的那份技術者的堅持,他也跟著父親的腳步,進入成功大學走向理科之路。棄NASA高薪 只為改變台灣一九八八年的夏天,在府城的烈日與蟬鳴聲中,羅正方從成大航空測量研究所畢業,隔年進入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攻讀航太博士,期間並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工作。一九八八年,三十三歲的羅正方取得博士學位,面臨到許多那個年代,出國留學者一樣的抉擇,留在美國,還是回到台灣?他選擇了後者。為何放棄NASA高薪與研發資源?羅正方堅定地說:「因為我想改變台灣,這是我年輕時一路走來的理想。」此時他腦海中浮現的,是一九八九年春天數萬名大學生在自由廣場所留下的身影,當年學生們高喊的口號,如今已成為台灣民主化歷史的註腳,將台灣帶往改變的道路。回到台灣的羅正方,先後擔任台南市政府建設局長、交通部部長室主任、台灣智庫執行委員、成大衛星中心執行長,二○○四年創辦經緯衛星資訊公司。但同年,羅正方摯愛的父親離開了,他把對父親的景仰與思念灌注在公司的經營上,讓父親那份技術者的堅持在經緯延續。二○○六年羅正方應政府徵召,成為國營漢翔公司首位非軍人背景的總經理,在航太領域大展長才。服務的兩年間,他創立至今仍是漢翔營收金雞母的「台灣先進複材中心」(TACC),成功讓公司轉虧為盈,「複合材料是航太產業趨勢,且用途不限於飛機,連一些工業產品也都用得到」,羅正方說。在漢翔短暫的兩年卻讓羅正方深刻體認到,台灣的航太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他指出,「台灣過去多年靠天弓、天箭、雄風等飛彈,以及IDF戰機的研發來維持人才不墜,但沒有了『三彈一機』之後,這些人才該何去何從?」於是羅正方把腦筋動到自己公司上,他說,沒有國家資源,個人能力有限,但無人機就是縮小版的飛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替台灣航太留下種子 經緯用無人機留人才羅正方感慨地說,台灣許多航太的學生畢了業,淪為高科技產業的技術工,每天穿著無塵衣顧晶圓製造機台,再也碰不到跟航太有關的東西,根本是對人才極大的浪費!因此,羅正方把原本從事衛星資訊服務的經緯,改造成同時具備無人機研發、製造、後端資料分析能力的「一條龍」公司,一半以上的員工來自國內各大航太系所。留住人才只是台灣航太復興的第一步,羅正方也期待政府投入資源,建立起本土航太產業鏈,取代國外產品。他說,政府花太多資源在買「洋槍洋砲」,只將這些資源投入,台灣的航太產業會長得「很不一樣」。航太產業變革 挑戰世界舞台羅正方指出,政府推動「國機國造」確實有其必要性。然而,國機國造如果又是由漢翔一家獨自承接,或是將中科院搞成三倍大,倒不如引入民間航太產業,一起「把餅做大」。 他認為,航太產業相比過去早已有了本質的不同,以前投資大、回收慢,往往依靠國家扶持,如NASA;但隨著科技進步、無人機應用廣泛, Google、Amazon這些科技廠商也能來摻一腳。正因航太產業本質上的變化,羅正方深信,台灣在無人機領域絕對有能力與Google、Facebook等強敵捉對廝殺,「台灣有許多航太教授、畢業生等人才,在精密機械領域也不輸國外,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我們的無人機是可以和Google一拚的!」羅正方眼中充滿期待,經緯航太顯然已經準備好,要與這些國際對手一較高下,台灣的航太產業也將乘風而起、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