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年初,只能用「撲朔迷離、多空交戰」8個字,來形容台灣的面板業的現狀;歷經了2008年下半年的戲劇化崩盤,台灣的面板業現在則在景氣谷底徘徊,但不同的是,過去面板業遭遇低潮,總是快速進行V型反轉、迅速回春,當下卻還在長U型反轉的底部徘徊,而且看不到還得待在底部待多久。為何說是「撲朔迷離」呢?因為長期以來,面板業者只要採取低價策略,就可刺激買氣回升,當下這一招卻已經完全不管用了,面板的價格已經夠低了,但所帶動的買氣仍然有限,面板業者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因應。為何說是「多空交戰」呢?前一陣子,台灣面板廠裁員聲不斷,但現在卻沒再聽聞類似消息,而且急單也開始出現,只不過好消息似乎仍然不夠多,面板類股的股價低然低迷,未有起色。
#@1@#那麼,對台灣的面板業者而言,最近有哪些利多呢?面板廠商終於獲得下游廠商的急單,雖然不是像過去那種大訂單,也為乾涸的面板產業帶來一陣及時雨;然而,由於受到金融海嘯衝擊,下游廠商下訂單愈來愈保守,有需求卻不強,而且只需要某種尺寸面板,例如液晶監視器面板,至於手提電腦、電視的面板,則幾乎沒有動靜。至於,台灣政府從1月起所發放的消費券,對面板業的幫助並不大。雖然為了搶奪消費券商機,也有不少終端應用電子廠商大打折扣戰,但畢竟這些產品單價都不低,大多數台灣人使用消費券,大都購買單價在3600元以下民生用品,像是衛生紙等,拿來購買高價商品如液晶電視,自己再補上現金差額的人,可說少之又少。而且,對台灣面板廠商而言,台灣市場只是全球市場的一小部分,全球市場未有起色,即使台灣市場業績略微上揚,對業者的幫助同樣是杯水車薪,雖然聊勝於無。中國政府大張旗鼓,實施「家電下鄉」計畫,可望為面板業帶來新的契機。之前,中國便是世界最大的CRT電視市場,現在也是世界最大的液晶電視市場;根據DisplaySearch的估算,在2008年,中國液晶電視總銷售量約為1300萬台,2009年則可望提升至1900萬台,漲幅依然相當驚人;原因除了中國經濟成長率仍然可觀,「家電下鄉」計畫便是主要關鍵之一。
#@1@#至於,對於台灣的面板業者而言,最近又有哪些利空呢?2008年第4季與2009年1月,可說是面板業景氣的最谷底,2009年1月的營收,還比去年第4季減少將近10%,原因是庫存量實在太高,短期內無法消化,而這種狀況仍在持續之中。最令人擔憂的現象是,面板業者雖接到急單,但生產線的產能利用率依然在低檔徘徊,與過去的旺季差距極大,因為雖然裁掉員工,卻不能裁掉機器。此外,面板價格在1月份,每張漲價了1到2美元,2月可望再漲1到2美元,不過,這並非面板供不應求所造成的漲價,而是其價格跌至現金成本後,再回升至現金成本以上,只能稱作「回歸基本面」而已!到了3月份,面板的價格還可能再小幅度上漲,但即使面板價格回漲,加上中國需求仍算強健,但依然無法完全填滿台灣面板廠的產能。此外,面板廠即使接到急單,也無法快速恢復產能,因為在2008年年底,面板廠大幅裁員,生產線的人力有限,即使現在想把被裁員的員工找回來,不少員工也不願意回籠,因為這些員工總害怕如果回到原來的公司,也不知道何時會被再裁員,許多非自願失業者寧可請領幾個月失業給付津貼,也不願意再回到工作崗位。
#@1@#受到金融海嘯波及,面板產業與DRAM產業都受到重創,DRAM產業甚至糟糕到需要政府紓困的地步,那麼政府需不需要拯救面板業呢?其實,台灣的面板業體質依然相當穩健,所以根本不需要政府紓困;因為,台灣的面板業與DRAM產業的發展途徑完全不同。差別在於DRAM廠商並未掌握關鍵技術,一直倚賴國外母廠,每年更要付出高額的權利金,賺錢時利潤並不高,賠錢時卻相當可觀,等於幫別人在賺錢,但面板產業卻擁有自主技術。台灣面板業發展的轉捩點,是10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在此之前,台灣面板業還停留在3代線,而且高度依賴日本廠商技術轉移,不過由於日本廠商遭受亞洲金融風暴打擊,除了夏普(Sharp)與日立(Hitachi)2家廠商之外,沒有廠商有能力繼續建廠,這也是日本為何沒有5代線的原因,台灣面板廠被迫自立自強,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技術。
#@1@#因此在5代線之後,台灣面板廠商就不必再支付高額權利金,所賺的錢都是自己的,因此即使遇到金融海嘯來襲,也比DRAM廠商更有本錢撐下去。台灣發展產業,應該學習韓國的三星,擁有自己的技術與品牌,不過第一步就是先發展自主技術,沒有自主技術,想要發展品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面板業已先做到了。(整理.高永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