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例王媽媽今年62歲,已經退休的她,本來日子愜意得很,三天兩頭就與朋友相約吃飯、聊天。但從去年金融海嘯爆發後,王媽媽不再約朋友出去吃飯了,現在的她,一餐頂多花50元,「我買了雷曼兄弟連動債500萬元,全沒了!當初投資股市的100萬元,現在也只剩幾十萬,本來想用來養老的錢都泡湯了!」Andy最近整天愁眉苦臉,因為2年前,他看到房地產飆漲速度很快,決定把所有的積蓄拿來投資台中七期豪宅,但沒想到,金融海嘯來襲,被迫放無薪假。Andy說:「我們除了現在住的房子有房貸,投資的台中豪宅也要付房貸,但因為無薪假的關係,我們夫婦兩人的收入打了6折,2個孩子都還那麼小,又唸私立學校,加上學鋼琴、補英文的錢……」說著說著,Andy又忍不住低語:「乾脆認賠把台中豪宅賣掉好了,省得每個月都為開銷那麼大而煩惱。」
#@1@#金融海嘯爆發後,類似王媽媽、Andy夫婦這樣的例子還真不少,但值得探究的是,為什麼這麼多人財務出現問題?對此,遠東商銀個人金融事業群副總經理楊瑞芬表示,在這一波金融海嘯爆發後,檢討個人或家庭財務出現問題,背後通常有2大原因:1. 家庭的收入如果是單一來源,一旦這個收入來源出了問題或中斷,就會出現家庭財務危機。2. 過去大多數人常過度樂觀收入的穩定性,以為現有的工作可以做到老,卻完全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被裁員了怎麼辦?除此之外,大部分家庭財務會驟然出現危機,也與投資失利有高度相關。
#@1@#針對投資失利導致家庭財務出現困境,渣打銀行財富管理部副總裁仲向榮表示,「歷經了這麼多次的景氣循環,我看到每一次投資人所犯的錯誤都一樣,景氣好的時候,大家都只專注於報酬;景氣低迷時,明明股票、基金價位都在低檔,但大家就是覺得有風險而不敢進場!」從1990年台股從1萬2千多點跌到2千多點、1998年東南亞金融風暴、2001~2002年網路泡沫、2007年8月開始的次貸風暴延燒至今,這4次金融風暴投資人都沒有得到教訓,仍然犯一樣的錯誤。歷來股市走多頭的時間都比空頭的時間久,但為什麼大多數的投資人還是賠錢?仲向榮分析說,大部分的人在股價低檔時都不敢進場,就算進場也只敢買一點點,賺了一些之後就再加碼,於是愈買愈高,加碼的幅度也愈來愈大,等到股價從高檔反轉直下,折算起來,之前賺的極有可能遠低於賠掉的數目。
#@1@#理財工具的應用,前提是應該在資產配置的架構下來思考,而家庭財務是否健康,更取決於資產配置是否得當。楊瑞芬說:「我們發現到,不願意做風險屬性測試的客戶,或是他所寫下的風險測試與實際的投資心理差距很大時,往往也是在這一波金融海嘯中受傷最慘重的族群。」她進一步指出,人們在做財務規劃時,雖然都知道報酬與風險成正比,但在選擇投資理財工具時,卻經常會受到環境影響,做出超出自己所能承擔風險的資產配置。「『有沒有真實地面對財務需求?』這是取決於一個家庭是否可以擁有健康財務最重要的關鍵。」也就是家庭收支上的平衡關係,以及家庭資產配置所能容忍的風險程度,「如果某項投資的淨值打了對折,要看你能接受的程度如何,才能決定這項投資在你的資產配置中,要占多大的比例!」楊瑞芬更指出,在談到家庭財務是否健康時,保險的部分更是不能忽略的一塊,「你所買的保險,是否已滿足了整個家庭足夠的保障?這點非常重要!」你的財務生病了嗎?你的家庭保障是否足以應付突如其來的變故?如果你還不確定,趕快隨著我們的腳步,一起做家庭財務健康檢查吧!
#@1@#約4~5成民眾沒有壽險、意外險或醫療險近4成的民眾沒有準備退休金僅有一半的民眾在財務規劃上 有準備一筆緊急基金應急這項調查充分顯示了,雖然台灣人重投資,卻缺乏風險管理的觀念,尤其在面對緊急事故、未來的現金流量、退休規劃方面,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有趣的是,竟有81.7%的國人自認財務健康,顯然有許多人已瀕臨財務危機的警戒線,但仍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