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觀念裡,要定義一位頂尖業務員,不外乎是靠「業績」這把量尺,或是他所獲頒的獎項。而對於保德信國際人壽首席壽險顧問黃志明來說,在投入壽險事業第1年就達到年薪百萬的目標,且至今15年的執業生涯中,除了公司內部的業績競賽屢屢獲頒獎項表揚外,到目前為止每年都達到壽險業最高榮譽──MDRT的資格,且已成為終身會員;甚至在第7年就達成門檻為MDRT 6倍業績的TOT資格,也是台灣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耀的男性壽險顧問。這樣的成績,數字會說話,獎項看得見,已足可定義為頂尖的壽險業務高手,但黃志明這些殊榮的背後,靠的絕對不是運氣和僥倖,而是不間斷的努力、毅力和堅持。
#@1@#15年前,黃志明從建材業轉戰壽險業,一開始他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百萬年薪」,果然在第1年就成交120件保單,FYC(首年度佣金)達到133萬元,但這樣的成績並非偶然。黃志明每天工作都超過12個小時,在這一年裡,他幾乎不曾休假,全心全意地投入,每天設定的拜訪量一定要跑完才肯稍歇,也就是這樣的拚命,才造就了這麼亮眼的成績相呼應。身為壽險顧問,「專業」絕對是必要的條件,在每次拜訪客戶前,他一定會預先做好萬全的準備,包括客戶的各項資料,以及自己的形象和心情的調適;對於客戶所提的任何問題,他也總能以專業且客觀的角度為客戶解答和分析,讓客戶感受到他認真的態度,以及受重視的感覺,進而對他產生信任,甚至願意轉介紹客戶給他。
#@1@#黃志明不一定會在開始就跟客戶直接切入保險或理財議題,除非是客戶自己主動提出需求。他表示,廣義的理財當然包括風險管理層面,但除此之外,還有生活、價值觀,或是社交圈等方面,黃志明會從這些角度切入,從中找出共通的話題,再慢慢導入風險的觀念;如果感受到客戶並不想談,他就會立刻打住,不會勉強。他把這種溝通模式稱為「軟實力」,是一種應對進退的能力。而在為客戶量身訂做一張保單之前,必須從「需求」著手,黃志明會針對客戶的財務狀況、生活方式去發現他們的需求,接下來要讀懂客戶的需求,進而給他們最適切的規劃建議,但這全都建立在專業和理性的基礎上。
#@1@#除了保險和財務規劃外,黃志明也不斷充實各方面的知識,包括節稅、贈與、信託等,讓高資產客戶肯定他全方位的專業服務,基於信任而將資產交給他規劃。在黃志明的心目中,客戶的利益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除了針對客戶的需求、財務分析後,為他量身訂做保單外,對客戶積極的服務態度更是沒話說。黃志明回想,有一次他某位客戶的保單是體檢件,但是在某一個項目沒有通過,雖然最後公司核保了,但是必須加費才能投保,而且加費幅度還不小;其實這位客戶並沒有因為該項目有接受治療的病史,所以公司在批註項目中也表示,如果該客戶持續在5年內,每年針對這個項目進行體檢追蹤,確定已不構成加費條件時,即恢復成正常的費率。為了這個目的,從第1年開始,黃志明除了教這位客戶如何調養身體,讓這個加費項目恢復正常標準,結果在追蹤的第1年,情況就好轉了。到了第5年時,這位客戶的身體始終維持標準的狀態,便向公司申請停止加費,但卻遭到拒絕,原因是提供的體檢報告不齊全,可能是客戶忙到忘了,這5年當中有1年沒有去做體檢,儘管檢附的報告結果都是合格的。但黃志明認為,這位客戶這5年的身體狀況都維持正常,本來就應該取消加費,在擁有理工背景和MBA的學識之下,黃志明以其清晰的邏輯,提出各項證據幫客戶寫了一份完整的書面報告,親自向總公司提出申請,在他不斷的努力下,公司終於同意取消加費,並且將這5年多繳的保費全數退給保戶。儘管這樣做,這5年加費部分所產生的佣金也會被扣回,但黃志明堅持這是客戶應得的權益,不應該被忽略掉。
#@1@#也就是這樣的態度,讓所有的客戶除了認同黃志明的專業外,更肯定他的服務精神,不少客戶都認為自己是很有價值的,因此,也願意把親朋好友介紹給他,讓他們也同樣享有超值的服務。受到金融海嘯的侵襲,黃志明坦言,他的新業績也受到一些影響,但保單繼續率卻是百分之百,若以保費總額來看,仍然是呈正成長的。而近來由於失業率攀升,不少人因為丟了工作而想投入壽險事業,黃志明給這些人的建議是,若想進入這個行業,必須要認同保險,並且要不怕辛苦,更重要的是要有創業的精神,他本身就是這樣走過來的,15年來如一日。今年才剛過完1/3,黃志明卻已經達成MDRT資格,他並不以此而滿足,每天都將業績歸零,永遠都把昨天的自己當作挑戰目標,正因為這樣奮戰不懈的精神,才能在壽險事業屢登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