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好危機
投資人還在股神巴菲特一生未見的美股四次熔斷中驚慌未定,對未來的經濟下修、失業率驟升、產業悲觀之餘,美股的電商大廠Amazon和台灣的富邦媒股價同步創下歷史新高,因為疫情而讓多數中產階級生活型態改變下,這場持續進行快三年的疫情,造成財富大大的重分配,耳邊響起了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說:「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二○二○年三月正當歐美疫情最嚴重的時刻,我在美國加州念大學的兒子跟我說,他們學校全部要改成線上上課,我的第一念頭給他的回應是:要趕快買Zoom這家公司的股票,當天晚上Zoom的股價還在每股一百美元出頭,結果很快的,就因為疫情帶動居家工作及上課而爆紅的視訊會議平台(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在當年八月底公布上一季季報,營收大幅成長三.五倍,公布當日的股價直衝四百美元大關,而台灣與其相關作視訊設備的圓展和圓剛的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同樣的現象也反映在航運產業,原本大家都覺得產業的發展要被新病毒打敗,誰料各國邊境封閉,人員無法移動,那就變成物品移動,原本供過於求的航商開始出現搶船、搶貨櫃,運價節節高升,長榮、陽明、萬海三大貨櫃公司在二○一九年的合計獲利不到七億元,其中陽明還虧損逾三十億元,但到了二○二一年,貨櫃三雄總獲利高達逾五千億元,其中陽明獲利逾一千六百億元,如此天壤之別的獲利可說是新冠疫情的最大受惠者,股價自然也漲了超過十倍。
二○二○年三月的愁雲慘霧,沒有太久就換來電子產業的眉開眼笑,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經濟,對餐飲和交通是不利,但反而對部分電子產業有幫助,包括在家上班、遠距教學讓筆電銷售意外大好,推動了筆電相關零組件業績大好,還有電玩、遊戲的需求也跟著變大,加上疫情讓供應鏈斷鏈,零組件價格上揚,讓科技產業大發利市,而大家瘋搶晶片,更是造就了半導體的榮景。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美國有一檔因為疫情快速崛起,卻也在疫情趨緩之後出現大跌,除了Zoom以外,二○二○年出現一家被視為健身界的Netflix的新星——Peloton Interactive, Inc.,Peloton在疫情期間崛起,主打一個簡單的概念:健身正在進入家庭,因為疫情,愛運動的美國人無法上健身房,形成一股旋風,股價在二○二一年一月十五日盤中創下一五七美元新高,就在大家都認為它是美國另一個宗教品牌的興起。
每個人多少有在健身房踩過跑步機的經驗,看的是預錄的影片,沒有真人與你互動,所以沒有太大的樂趣。但Peloton是一種創新的模式,它不只把飛輪腳踏車和跑步機賣給你,還把健身教練打造成網紅,創造粉絲經濟,你可以月付三十九美元,跟著老師和同學一起運動、競賽,在你不夠努力時老師還會喊出你的名字,要你加油!這種創新的模式在健身界首創,使得當年Peloton訂閱會員的續約高達九五%,比一般美國健身房會員的續約率只有七五%高出二十個百分點。
如果去觀察Peloton的FB社群,你會發現這種結合社群、網紅的模式,死忠的粉絲會造就一個「宗教」品牌的崛起,過去我們在美國的蘋果、愛迪達,強調不要棉花的Under Armour以及緊身褲外穿的Lululemon,和哈雷重機等品牌,都可以看到支持者的忠誠,並以擁有此品牌感到帥氣、時尚,以及帶領潮流!
一旦宗教品牌的形成,其爆發力是相當強勁的,台灣投資人再熟悉不過的蘋果自不在話下,Under Armour,從二○○九年到二○一五年漲了十四倍,Lululemon從二○一七年上市也漲了五倍,像Peloton這種創新品牌,從二○一九年上市第一天的二十五美元,也快速大漲。
疫情創造機會財,崛起於二○二○年受新冠疫情衝擊,全美各地健身房的關閉,但隨著大家接種疫苗和美國解封,美國人回到健身房,再加上其產品爆出安全事件,又在美股步入熊市下,股價竟然在二○二二年六月中跌破十美元。
新冠疫情是一場突發的危機,投資也考驗著人的應變能力,有朋友在馬英九政府時代看好陸客商機投資飯店,沒想到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降到冰點,陸客不來,又遇上新冠疫情,夫妻倆已準備要燒炭自殺,沒想到念頭一變改作防疫旅館,一年就賺得笑呵呵,本來是四處跟朋友借錢的日子,第二年豪砸五千萬在台中再投資。
所以危機來的時候,我們的腦袋也要跟著轉變,事實上在疫情之前,身邊有朋友早已開始在momo台買大型、有重量的商品,不用親自去賣場扛衛生紙或是米,在這次新冠疫情恐慌下,更改變了購物習慣,不跑COSTCO、大潤發,改從網路訂購生活必需品,使用次數增加了,但他們唯一忘了購買的是自己使用的momo購物網所屬的富邦媒體科技的股票。
社會上有許多流行趨勢,只要你用心觀察,就可以發掘隱藏在生活背後的投資利基。
用心觀察社會現象,致富的機會唾手可得。
旅行經濟學
有人說旅行是從自己厭煩的地方,到別人厭煩的地方,因為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到達一個陌生的地方,你的感官會全開,你可能會比在自己國家日復一日的日子聰明,因而有全新的體會,應用在投資上會有驚人的效果!
我最常分享的案例就是我是一個懶惰的媽媽,每次帶小孩出國都在帶大相機和小相機中作抉擇(當年還沒有手機相機這件事,年輕人可能難以想像)。有一次帶小孩去日本滑雪後暢遊東京迪士尼樂園,我看到日本人用手機照相,這可嚇壞我了,手機輕薄短小,手機照相機解決了我作媽媽的痛點,當時手機上有相機功能的不到一○%,我想這一定會成為主流,要投資作手機鏡頭的公司,於是那次旅行回來,我投資了大立光,當時的股價約只有二百元。
隨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現在要找到一支沒有相機功能的手機,可能相當困難,而手機鏡頭的畫素也不斷的進步提升,當時的大立光在幾年後躍登為台股的股王,股價最高時曾突破六千元,趨勢的力量就是如此可怕。
我還記得第一次買蘋果的股票,就是在國外看人使用蘋果的iPad,它的螢幕比手機大,又比筆電輕巧,買了蘋果的股票賺的錢可以買很多很多蘋果的產品,這種使用者經驗是最準確的投資情報。而有一回帶孩子去賭城看秀,在排隊時,前面的美國人跟我搭訕,他的目的是要了解我們的手機公司——宏達電,那時我想連外國人都對宏達電有興趣,應該錯不了,結果回台灣之後買到三百~四百元的宏達電,且成功在一千二百元的時候出脫。
旅行中很容易看到趨勢,尤其在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流行的東西,台灣在後來也會跟上,二女兒的美食平台在IG上有超過四十五萬粉絲,她坦言當時去美國念大學時,台灣還在玩Facebook,美國的年輕人已開始在玩Instagram,於是她們很早就在IG上建立美食平台,擁有先進者的優勢。
但你在旅行中看到趨勢,有跟理財作聯結嗎?很多朋友你跟他討論趨勢的東西,他們會說,我知道啊,我有觀察到,但就是看到,少了投資這個動作。因此當你看到一個會紅的產品,第一時間要思考你想不想擁有它,是誰作的,對應的供應鏈有誰?
念EMBA時曾經有深入的研究過 Amazon這家公司,發現這家公司太了不起,股價四百二十美元便開始觀察,即使當時等到八百美元才進行投資,但最後在分割前漲到逾三千美元,二○一九年參加完女兒的畢業典禮後來到西雅圖,自然要來朝聖,尤其是無人商店Amazon Go。
要進去前,必須有綁定信用卡的Amazon帳號、下載Amazon Go App,再用手機QR code條碼刷進閘門就可以開始消費,拿了東西就走,不用在結帳櫃台排隊。很酷的購物經驗。
然後離開商店大約十五分鐘以內會自動收到帳目明細,從手機上可查看你購買商品的明細以及在店停留時間,我們好奇如果爸爸從架上拿商品下來向我展示,我看了半天放進購物袋,後來又不想買再放回架上,是否會被算帳,在門口協助你的店員說,如果發現帳單有錯誤,就直接從手機上移除,refund很簡單,不用再把商品帶過來。
當我們收到帳單,完全正確,太令人驚嘆了!
抬頭往天花板看,會發現有超過五十台以上的深度感測相機組成的相機陣列,打造出一套結合電腦視覺的影像辨識系統,能自動偵測商品、分析你的動作,以及追蹤你在店內移動的路徑,以判斷你拿取了何種商品。
這時職業病來了,那些長柱體的相機配有上下兩顆鏡頭,應該具備3D深度感測的能力,根據Amazon先前揭露的訊息顯示,這套影像辨識系統還結合深度學習技術,不但可以正確的辨識現在站在貨架前的這個人是誰,拿了什麼商品,就算同時有數個人並排也都能夠辨別,甚至還可進一步依據顧客的動作變化,來預測對方接下來的購物行為,比如,準備拿起商品,還是正要將其放回原處,藉此來加快系統處理的反應時間,我指著鏡頭跟老公說:「那是xx公司作的。」
旅行和投資可以相得益彰,我在疫情期間連續兩年到美國相當有感,二○一九年來到紐約,正好蘋果的iPhone 11開賣,特地到曼哈頓第五大道的蘋果旗艦店來朝聖,左邊排隊的人潮是已預訂新手機來pick up的人,右邊的排隊人潮則是當天要買iPhone 11的。店內人山人海,跟店員聊天,隨機詢問,銷售情況不錯,與在發表前分析師極力唱衰,宣稱末代4G手機沒有人要買的言論大相逕庭,這應該是在iPhone 6以後難見的盛況,難怪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新機銷售迎來「非常強勁的開端」(very strong start),蘋果的總市值也在九月三十日重回一兆美元。
旅行有時候不只是馬可波羅,還可以是普魯斯特,更可以是巴菲特!
旅行也可以讓人獲得許多投資的靈感!
危機找轉機的人生練習Tips
1.疫情讓多數中產階級生活型態改變,造成財富的重分配。
2.新冠疫情是一場突發的危機,投資也考驗著人的應變能力。
3.危機來的時候,我們的腦袋也要跟著轉變。
從旅行發現商機的人生練習Tips
1.將旅行的體會應用在投資上會有驚人的效果!
2.在旅行中看到趨勢,有跟理財作聯結嗎?
3.旅行和投資可以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