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撮馬尾長髮,充滿文人氣質的「八方新氣」創辦人王俠軍,從攝影、廣告、美術設計、拍電影,到投入琉璃,現在轉戰白瓷藝術,不斷挑戰不可能,走一條不一樣的道路,用創意與藝術來體驗人生。「在學校時代,我原本就是屬於比較用功的學生,拚命吸收知識,雖然當時沒有機會真正拍電影,但卻不斷在練習寫劇本,一直為實現夢想的那一天做好準備。」因為王俠軍相信,機會只留給準備好的人。本身是印尼華僑,9歲時全家才搬到台灣定居的王俠軍,世新電影科畢業之後,從事過出版、攝影、廣告等工作,曾擔任「玉卿嫂」等多部電影的美術設計,做過演員及導演,在台灣演藝圈頗有名氣,更曾獲得金馬獎最佳攝影提名。
#@1@#其中,除了電影男主角之外,大多是需要大量靈感,而這些需要「創意」的工作,一點也難不倒他,因為王俠軍從小就「喜歡想、愛思考,總是給自己出題目、解題目」。因此他不但永遠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做,並且經常會有超乎常人、不一樣的想法。不過,王俠軍心中雖然對電影充滿著熱情,但當時台灣電影卻陷入一片低迷,從原本可年產百部電影,變成只有個位數產值,市場資源僧多粥少,可發揮空間不大,讓他的確有時不我與的無奈與感慨。1987年,王俠軍34歲,家中一個擺了長達30年的法國LALIQUE玻璃文鎮,改變了他的一生,不但引發了他對玻璃藝術創作的無限憧憬,並且深信「年輕,沒有做不到的事。」憑著一股執著與理想,毅然決定放下電影圈演員與導演的夢想與工作,雖然家中第2個孩子剛滿月,仍然隻身飛往美國底特律創意設計學院,研習玻璃創作設計。
#@1@#不到1年時間,1988年王俠軍回國,引進台灣第一個玻璃藝術工作室的概念,與張毅、楊惠姍共同成立「琉璃工房」,並且擔任藝術總監,負責設計與監製,開始傳授技藝。後來因為經營理念不同而分道揚鑣,1994年3月自行成立「琉園」(tittot),寓意「剔透」美感的玻璃世界。20多年的琉璃創作路,王俠軍將台灣玻璃藝術從創意突破、量產,帶領至成為躍上全球的國際級品牌,他的玻璃藝術不但成為北京故宮等大型博物館,珍藏近代工藝作品的台灣第一人,甚至英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家的博物館皆有收藏他的作品,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而1997年日本高山美術館典藏作品「安寧的間隔」,他與日本文化勳章得主藤田喬平、美國屈胡利(Dale Chihuly)並列全球三大玻璃名家。
#@1@#1999年,王俠軍更於關渡成立「琉園水晶玻璃博物館」,經過多年努力,2003年「琉園」(9949)正式掛牌上櫃,成為台灣第一家成功以文化創意產業上櫃的公司,完成階段性任務。正如他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人跡罕至的路,大不同。」同年9月再創辦新品牌「八方新氣」,轉戰瓷器藝術,2005年11月,第一次正式展出他的瓷器創作。「成功需要找出產品差異化,並且必須經過市場考驗,過去琉璃與瓷器只被當作純觀賞或擺飾,缺乏生活概念與互動。」王俠軍認為,長期以來,china、瓷器與中國,三者畫上等號,加上瓷器可表現的藝術層面較為廣泛,可以薄得像一張紙,也可細得像一條線,可塑性極大,但是過去傳統瓷器只是代表華麗、典雅、高貴的名詞,卻缺少生活、時尚、創意的美感。而台灣文化創業利基在於有完整且成熟的生活體驗,應該呈現的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動。 為了讓沒落許久的中國瓷器,重新找回昔日絢麗的舞台,並且增加「八方新氣」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走上國際舞台,王俠軍設法讓瓷器造型突破傳統,打破千百年來一成不變的形式。2007年12月發表「站相」系列作品,包括「直線」、「稜角」、「懸空」、「彎度」,他首度讓瓷器「站」起來,豐沛的創作能量讓世人同樣感到驚豔,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也展現中國瓷器21世紀的全新風貌。「與其最好,不如唯一!」是王俠軍對「八方新氣」白瓷作品的堅持與要求,以突破傳統工藝,打造出精緻頂級的現代藝術新瓷為目標,從設計、取材到製作,過程處處用心,將中國瓷器藝術在台灣集大成,發揮得淋漓盡致。以金字塔頂端收入客戶為重要行銷策略的「八方新氣」,在目前台灣8家白瓷專賣店打下基礎之後,日前也前進中國大陸,去年分別在北京與上海兩地設立分店據點,計畫在杭州再開第3家分店。過去在大陸只能看到景德鎮這類傳統型的瓷器,現在「八方新氣」白瓷濃厚的東方元素加上創意,創造了中國瓷器的另一個高度與境界。不過,王俠軍不諱言,大陸「山寨文化」是一大隱憂,中國大陸同業早在3、4年前,就想模仿「八方新氣」白瓷藝術作品,甚至也派了專家來店裡觀看研究,最後都因為難度太高而作罷。他認為,大陸同業想要仿照趕上,至少還需要2~3年的時間,而「八方新氣」想持續保持領先,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把門檻做高。
#@1@#其實,在國內玻璃與白瓷藝術領域,王俠軍在設計之精美、製作技藝之罕有,早已獲得無數政商名人的歡迎與肯定。像是日本著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對於「帝國記憶」這件白瓷作品愛不釋手;2005年5月,前國民黨主席連戰與前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問大陸,不約而同都選定「琉園」的琉璃當作禮品;今年6月台北市長郝龍斌到上海參與世博會簽約,也挑選了白瓷作品「圓滿」,做為送給上海的禮物。「文化創意產業對於非同文同種的人而言,就是一種異國情調,但若是同文同種,像是近來兩岸大幅開放,文化創意不但可以互相交流,更擁有龐大商機。」王俠軍認為。值得一提的是,王俠軍女兒也是「八方新氣」行銷總監王筱杰,近2年儘管遇上全球不景氣,依舊逆勢拓點,反而把目標轉向企業團體,並且抓住兩岸開放的商機。她今年最成功的案子,就是兩岸開放觀光下,幫大陸安利首發團設計瓷器商品,出貨量高達7500件,超過3千萬元的龐大商機,充分展現「父唱女隨」的精神。 王俠軍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投入的經營門檻很高,需要大筆資金和專業團隊,過去業者總是單打獨鬥,不過日前行政院提出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將發展六大旗艦計畫,難得政府與民間有共識。而目前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不缺創意靈感及產品開發,當務之急應是如何培育行銷人才,以及加強銷售通路,才能打造全球品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1@#不論王俠軍沉浸在電影,或從事玻璃、瓷器等藝術創作,結果只有兩極化表現,不是0分,就是100分,因此他凡事力求完美演出。過去拍電影,可能需要動員上百人、花一個下午封街、NG數十次,大費周章才大功告成,經常只是為了拍攝一個鏡頭,也因此讓王俠軍學會「耐力、堅持與不妥協」的精神,與從事玻璃與瓷器創作有異曲同工之妙。就像是在生產白瓷的過程,完全出自手工製作,瓷土經過1300℃高溫燒烤,極易受到收縮、扭曲、軟化、變形,難以完全掌控,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功虧一簣,出現瑕疵品;一件作品可能需要耗費半年至1年時間才能完成,只有不斷從失敗中找經驗與成功法則,才可以說是萬中選一的藝術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