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的代價 後危機時代的經濟新思維作者:羅伯.巴伯拉(Robert J. Barbera)譯者:陳儀出版:麥格羅.希爾日期:2009年7月2008年秋天,世界各地的銀行幾近破產。美國股市在一週內重挫18%,這是有史以來最糟的一週!各方情勢也都顯示,經濟將陷入深度衰退。在2007年初夏時,我開始警告客戶,信用市場將嚴重崩潰,要改善此問題,需要聯準會立即積極降息。2007年12月,在我發出警告六個月之後,聯準會才開始採行寬鬆的貨幣政策,而且只溫和的降息一次。我當時警告,經濟衰退已在所難免,要因應金融體系內如雪球般滾來的各種嚴重問題,聯準會需要進一步採行大幅的寬鬆貨幣政策,同時政府該採取某種形式的聯邦直接干預。結果,和1990年時一樣,我對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研究成果的瞭解,讓我早於其他專家在進入2008年之前的那幾個月,便預測到未來的情勢發展,當時一般人都認為美國可以躲過這場危機。明斯基的論述可用以下兩要點來解釋:■經濟長時間維持健康成長狀態,將促使世人選擇承擔愈來愈高的風險。■當很多人從事風險性賭注時,即便是小小的失望都可能衍生排山倒海般的不良後果。
#@1@#對多數人來說,這兩個概念的道理看起來很容易理解。不過,誠如我稍後將詳細討論的,過去25年來,主流政策制訂者、經濟學家和央行官員們,卻任性又固執的否認這兩個不證自明的事實。本書將明確解釋,追本溯源,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和2008至2009年全球性經濟衰退等令人痛苦不堪的事件,都是因為世人忽略這些經濟事實所致。本書主張,如果我們希望繼續維繫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就必須抱持不同的思維。明斯基早就說過(願意受教的人也早就知道),如果我們決定以自由市場做為管理投資資本的機制,「週期性的市場動亂」就是我們必須付出的代價。拒絕承認這個不證自明的事實,只會招來更嚴重的經濟衰退。我們不需要放棄對金融市場的依賴,但要能控制這個缺失。一旦政策制訂者、經濟學家和投資人都接受這個不可否認的現實,我們就可塑造出減輕金融體系過剩及其代價(以經濟學用語來說,就是金融危機)的策略。讓我們從整體經濟觀點來考量風險接受度與經濟榮枯循環的議題。在現實世界中,未來是不可知的,人類總是順著自己的情緒莽撞行事,而且這種傾向存在一種令人心痛的規律性。因此,我們思考風險與經濟問題的基礎架構,就是以明斯基所謂的「普及型不確定性」(Pervasive Uncertainty)為中心。更簡單來說,只要牽涉未來,沒有人知道會發生什麼事!而他們要如何猜測未來?結果就是:根據昨日種種來推斷明日的情況。所以當我們在過去一段時間集體享受快樂,「明天也會快樂」這個信念就會愈來愈強烈,而風險承擔行為也愈來愈盛行。當人們因景氣擴張期的延長而提高風險偏好後,會發生什麼事?任何一個經濟體都可能發生的小規模失望將會演變成嚴重的後果。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很多企業和個人已經被巨額的負債合約給綁死,經濟必須繼續維持榮景,他們才有能力償還這些負債。別忘了,當很多借款人遇上麻煩時,連放款人也會陷入困境。總結來說,幾乎每個人都瞭解,瘋狂的樂觀情緒將會引發大規模的經濟衰退。明斯基的洞見則是:當社會上形成一股「美好時光將永遠延續」的安逸想法後,就會導致人們開始採用一些容易引發動盪的融資方法,到最後,連初期微不足道的失望性發展都會導致經濟陷入衰退。
#@1@#過去25年的情況清楚顯示,投資人使用風險性融資的情況確實在上升。高風險企業的借款成本逐漸降低,樂觀情緒促使風險承擔行為增加促進經濟成長的基本要素。而企業執行長和財務長在歷經多年的良性成長後,也可能會對未來幾年的營業前景懷抱過度膨脹的信心。由於對未來銷售充滿信心,加上信用條件又很寬鬆,於是,企業開始積極借錢。然而,企業負債支出上升速度超過銷售與盈餘成長速度愈多,就愈無法承受一連串不如意的業務發展的衝擊。簡單說,當經濟長期維持成長,企業就會降低它們的安全邊際。一旦令人失望的發展不可避免的發生,這種作法將讓它們陷入危險處境。在多數衰退的初期階段,人們最常說的悔恨之詞是:當初有誰預見到……海珊在1990年入侵科威特。當然,主流預測家全都沒能預測到一個狂人的自殺性軍事災難。然而,在1989年到1992年間,美國的經濟發展和中東與油價並無太大關係。這場戰爭只是促使經濟陷入衰退的催化劑,實際上的主要驅動因素是超額負債。再者,2000年時,人們將科技股的最初跌勢歸咎給上升的通膨和聯準會的緊縮政策。驚天動地的「911恐怖攻擊事件」則被視為接下來經濟陷入緊縮的導因。不過,等到一切都事過境遷後,我們才發現原來構成1990年代的「美麗新世界」的主因是金融體系剩餘,而非提升生產力的技術。2007年時,房價開始下跌,這點不令人意外,不過,當跌勢加劇,一般的分析師紛紛試著掩飾自己的錯誤。「有誰預測到這麼驚人的跌幅?」
#@1@#主管怎麼帶人,員工如何偷學作者:長野慶太譯者:李佳蓉出版:大是文化日期:2009年7月愈是想要指導部屬,部屬愈無法獨立。以鈴木一朗和松井秀喜為例,只有高中之前的老師可以自稱教過他們。其他還有哪位打擊教練敢自誇鈴木一朗和松井秀喜是「我教導出來的」?對待部下也是相同的道理:部下是不可教育的。作者指導過的公司超過兩千家,為了徹底摒除公司內部經常可見、不自覺的壞習慣,讓你成為有本事帶領團隊賺得高利潤的領導者!
#@1@#作者:喬納森.崔格爾(Jonathan Trigell)譯者:何玉方出版:商周出版日期:2009年7月他們拿走他的名字,好讓他可以過一個新的、虛構的人生。「男孩A」即將離開監獄,要以一個新名字、一份新工作,展開一個新的人生。現年二十四歲的他,對這個世界幾乎一無所悉,但他知道,孩提時代犯下的那樁駭人罪行,是自己心裡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他想忘卻過去,從頭來過,成為另一個人。但是,一個善舉,卻讓他的新人生開始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