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巷子裡的搶鍋麵靜悄悄地漲了5元;常去光顧的吃到飽餐廳,每客單價也從原本的250元增加到300元;公司對面的泡沫紅茶店雖然沒有漲價,但奶茶裡的QQ珍珠數量卻是明顯減少……。明明民生物價只漲不降,但主計處公布的8月消費者物價(CPI)年增率,為何卻還是衰退0.81%?
#@1@#主計處官員解釋,「這邏輯其實很簡單」,官方CPI的查價項目共有424種,概分為食物類、衣著類、居住類、交通類、醫藥保健類、教養娛樂類與雜項類等7大類,權數各不相同,代表一種「平均」的總體概念。舉例來說,雖然青菜、水果、外食或是油、電等民生價格不斷上漲,但身為台灣出口主力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卻跌得更兇、更久,兩相抵消之下,「物價走勢相對平穩」,官員更是堅定地說,目前國內「毫無通膨壓力」。就是這樣的感受落差,使得民意代表出身的新閣揆吳敦義,在上任首日就喊出「庶民經濟」的概念,希望能讓傳統經濟指標更加貼近民眾,以達到施政切中民意的終極目標;果然,沒有幾天光景,副閣揆朱立倫便指示經建會編製「生活物價指數」,以反映民眾感受最直接的民生物價變化。
#@1@#接下這項任務的經建會則是傷透腦筋,官員表示,主計處的CPI調查其實已囊括了絕大多數的民生物價項目,舉凡食、衣、住、行、育、樂,無一不包、無一不查,到底該如何再「去蕪存菁」?未來得再跟主計處好好商討一下。相關官員分析,主計處的統計分類中,有許多特殊分類的物價指數,像是核心物價指數是最常用的一種分類;其他還有像家外食物指數、衣著物價指數、居住物價指數、交通物價指數、醫療保健物價指數,及教養娛樂物價指數等。未來「生活物價指數」可望成為全新的特殊分類物價指數,至於內涵就是自現有的424項查價項目中,挑選若干深具代表性的項目組成「生活物價指數」,例如每天都會接觸的蔬果、水產及能源等消費頻率最高的項目;至於幾年才買一次的耐久性消費財,像是沙發、床舖等耐久家具,電冰箱、冷氣、洗衣機等大型家電,汽、機車等交通工具等,則會加以排除,好讓這項生活物價指數能夠充分反映民眾感受。
#@1@#對此,國內多位學者都肯定新內閣「以民為本」的用心,卻也不約而同地指出,庶民經濟指標充其量只能作為施政參考,絕不能取代原有的傳統經濟指標,才不會「以偏概全」,影響執政者做出錯誤的決定。甫卸任的前經建會主委、現為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指出,關於物價的所有資料,主計處長期以來都有掌握,政府也有定期追蹤,因此想要編製一套新的物價指數「技術上不是問題」,利用原始資料,設定不同目的,就可以算出不同指標。 不過,陳添枝強調,每個人關心的東西可能大不相同,也因此,就算是新指數出爐後,民眾的感受還是不會完全一樣。他一針見血地說,各種指數最大的功能是對未來施政具有引導作用,如果因為設計偏差反而誤導主政者作判斷,這種指數「就不具參考價值」。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則指出,如果新的指數是作為施政輔助依據,這種用意值得肯定;但這種「台灣獨有」的指數,卻可能因為無法與國際接軌,「參考意義」遠大於「實用意義」。胡勝正說,許多經濟數據是經過長時間的演進而來,「有的很重要,但看不到」,就好比癌症病人在前期看不到,也不會感覺疼痛,等到檢驗確定罹癌,卻已經來不及了;而類似像「生活物價指數」的庶民經濟指標,就好像是定期健康檢查一樣,可以讓執政者了解潛藏的問題。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吳中書也認為,目前CPI所涵蓋的範圍很廣,不僅適合國際比較,而且還能進行不同年度分析;同時,為反映真實情況,主計處也已經另外編製「核心物價指數」,就是剔除能源、水產及蔬果等易受天候影響、波動幅度較大項目後的物價走勢。他說,如果政府認為現有指數無法反映社會真實全貌,想要重新編製新指數作參考,當然多少可以彌補目前的不足之處。但必須清楚定義新的「生活物價指數」所涵蓋的內涵,這樣指數才有意義;而且由於新指數屬於官方資料,如何解讀更要特別小心,才不會因為失焦而誤導未來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