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產業大餅
今年初以來,日本知名遊戲薩爾達傳說睽違十年再度推出新作:王國之淚,近期除了Switch之外,艾爾登法、天堂M等知名遊戲也都紅極一時。
根據Statista 統計,2022年全球遊戲市場規模達3,200億美元,年成長6%,預計2027年將成長至 4,820億美元。而2022年台灣遊戲市場規模約為17億美元,年成長9%,預計2027年將成長至22億美元,而手遊占約七成。
隨著暑假到來,遊戲產業也蠢蠢欲動,6/1華義(3086)、昱泉(6169)、辣椒(4946)、智冠(5478)紛紛漲停,筆者觀察到,在通勤的人,不是滑社群媒體,就是在玩手機遊戲,可見背後商機之大。
遊戲產業上中下游
遊戲產業上游主要是開發遊戲,毛利達到七至八成,但開發時間久、成本高、技術與資本密集,相比中下游,主要為營運與經銷,毛利約二至三成,雖然毛利低,但是淨利潤卻相對較高。遊戲產業又可以粗略分為:主機(Switch、任天堂)、PC(開心農場、摩爾莊園、賽爾號)與手機(神魔之塔、憤怒鳥)。
另外在遊戲產業中,最重要的是IP(智慧財產權),分為自研IP與授權IP,例如手遊《灌籃高手SLAMDUNK》由日本原廠將IP授權給台灣迪那公司代理發行;也有遊戲公司以自製出成功的IP,像是大宇資的《仙劍奇俠傳》。一個成功的IP一推出一系列作品,就有基本客戶買單,研發或授權好的IP是產業鏈中很重要的一環。
台灣遊戲產業的定位
台灣在主機市場難以與索尼、任天堂等國際大廠競爭,雖然在1990年代主打PC的自製遊戲,曾經風靡一時,2000年因為比不過其他亞洲國家的競爭,而走向代理。不過各大廠也在找尋不同的營運模式,例如提供電子支付等,台灣夾帶著日韓的授權IP,持續推出新款遊戲,也能在遊戲市場中搶食,未來元宇宙、NFT搭配AR/VR等虛擬實境,台灣是否能搭上這個趨勢,轉守為攻值得關注。
智冠挾集團優勢,布局東南亞
台灣遊戲軟體龍頭代理商智冠(5478),去年EPS達6.9元,年增0.88%,年營收60.98億,年減7.62%。智冠是台灣第一家上櫃遊戲公司,營收主要來自Mycard點數卡,以及藍新科技與遊戲的研發及代理,分別由中華網龍、遊戲新幹線營運(皆是子公司),子公司傳出利多,旗下金融科技公司藍新科技今年上半年將完成公開發行,預計兩年內IPO上興櫃,公司目標將朝向東南亞、香港等地,結合MyCard的成功經驗,推向海外市場。
四月營收5.24億台幣,年增11.61%,第一季營收16.60億,年增12.49%。年初以來,股價上漲約31.6%,6/1盤中最高來到105元,成交量放大至三千多張,股價有望挑戰前高110元。FactSet預估2023年EPS為6.72元,營收估為66.73億。
大宇資打入印度市場 下半年樂觀
自研商大宇資(6111),去年EPS達7.48元,年減34.15%,年營收22.52億,年增302.59%。公司在很早期就打入中國市場,主打手機遊戲、IP授權,今年五月斥資一億元進軍印度,規劃將於印度成立子公司,準備前進南亞,預估可達到四百萬名玩家,並刺激下半年業績動能。
四月營收2.87億台幣,年增41.18%,第一季營收5.65億,年減39.69%。年初以來,股價上漲約33.3%,6/1盤中最高來到89.2元,成交量放大至九千張,股價有望挑戰前高95元。外資三個月以來敲進約1074張,買賣超金額達4918萬台幣。
橘子將前進東南亞 營運有望回溫
國內第二大軟體遊戲代理商橘子(6180),去年EPS達7.29元,年增15.71%,年營收113.88億,年增0.14%。111年度遊戲營收占比83%,公司持續抓緊IP,並聯合橘子支付、Beafun達成綜效,旗下新楓之谷、天堂M持續穩定營收,2023年傳出將前進東南亞。
四月營收7.68億台幣,年減3.9%,第一季營收30.34億,年減10.98%。年初以來,股價上漲16.9%,6/1盤中最高來到85.1元,成交量放大至1.6萬張,股價有望挑戰前高91元。FactSet預估2023年EPS為5.6元,營收減至105.7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