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篇)
吸引機構法人的盈餘的成長型態
一支股票處在第二階段(上升)的時間長短, 通常取決於強勁的盈餘成長型態能夠維持多久。投資人只要鎖定盈餘表現優異的第二階段股票,就能顯著改善投資績效。根據統計,七成以上的強勢股最近一季盈餘之年成長率(YOY)都會大幅增加。若前兩、三季也顯著成長,更佳。通常納入機構法人投組的個股當季盈餘成長至少應達到某最低門檻;若逐季盈餘漸入佳境,則更佳。
很多金融怪傑會要求最近三季盈餘年成長率達25%以上。強勢股股價處在第二階段時,盈餘年成長率經常在30%~40%以上。在多頭行情,成長股的盈餘還會向上調整─最近兩、三季盈餘年成長率甚至達到40%~100%以上。若我們篩選的個股能有連續四至六季以上強勁盈餘績效,則投資勝率可以大幅提高。
強勢股大漲前 盈餘績效已攤在檯面上
真正的成長股往往會「先優後漲」,即其股價在重大漲勢之前,都已經展現盈餘績效。2013年之前儒鴻(1476)所公布十季盈餘,其中有八季的成長超過46%;2012~2014年初股價約上漲八倍。2012年,寶雅(5904)創下連續六年盈餘成長20%的紀錄,股價大漲十五倍。創意(3443)從2020Q3起,連續十一季平均盈餘成長150%以上,股價大漲五倍。
成長股除了盈餘成長顯著超過分析師的預測之外,最好也能盈餘逐季加速成長,即盈餘成長速度超過先前的表現。據統計,在飆漲發動前或發展期間,有90%以上的股票,都會出現某種形式的盈餘加速成長。若某公司近四季盈餘表現為Q1 -10%、Q2 +10%、 Q3 +25%、Q4 +40%,此即盈餘年成長率逐季放大。這種盈餘成長性對於股價的漲勢有正面效應。
確認營收所帶動的盈餘成長
除了每股盈餘表現強勁與加速成長之外,強勢股的營收也會表現強勁及加速成長。通常可發現新多頭市場領導股,在最近兩、三季或以上,其營收連續出現三位數成長。強勢股有可能會在好幾年內營收年成長率持續增加。如,富邦媒(8454)於2018~2021年連續四年營收年成長率平均28%,年盈餘平均成長30%,股價漲幅則超過九倍。
超級強勢股的季績效往往能轉換成強勁的年度績效。我們可以檢視過去兩、三年的資料,看看是否有加速成長的趨勢,若其中有一、兩季沒加速成長,也可以接受。針對最近六季或八季的資料,我們可以藉由兩季移動平均方法算出平滑之後的每季數據。
尋找盈餘突破的年份
我們可以回顧兩年到四年前的資料,觀察目前盈餘是否突破先前的趨勢。若最近一年的盈餘從先前所形成的區間向上突破,這可能隱含漲勢即將發動的訊號(見附圖)。再檢視最近一、兩季與下一個會計年度的發展,看看盈餘是否能持續加速成長。若有,更佳。
總結來說:機構法人/大戶篩選成長股的條件
1.盈餘意外:留意那些擊敗分析師盈餘估計的公司,而盈餘利多意外愈大愈好。
2.每股季盈餘與營收加速成長:最近一季盈餘/營收年成長率顯著增加,最近三季盈餘/營收年成長率達25%以上。
3.淨利率(純益率)增加:低淨利率表示安全性低;若營收下降,最終將導致淨損失。
4.每股盈餘向上突破:目前的盈餘從前四年所形成的區間向上突破。
5.年度每股盈餘顯著成長:強勁的季績效表現,應會轉換成強勁的年度績效(>30%以上更佳)。
6.盈餘加速成長:盈餘的年成長率逐季放大(如+10%成長為+25%再成長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