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倫訪中之前,7月4日華爾街日報突然迸出一則「白宮準備限制中國企業使用亞馬遜、微軟等美商提供的AI雲端運算服務」,緊接著7月10日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最新報告點評全球AI概念股,對於緯創、緯穎,大摩都給予「中立」評等,但緯創目標價僅47元,緯穎目標價僅960元,對照7月11日收盤價113元、1650元分別打四折與58折。
好奇怪,特別是緯創明顯對現增案偏多,結果大摩對著幹,莫非是嫌貨才是買貨人?或許券商進出表可以找到證據,7月11日緯創漲停板的前一天,大摩並沒有出現在前十五大券商進出表的買賣超名單中,打嘴砲?又看了緯穎的進出表,發現7月10日賣超第一名的券商恰恰好就是大摩,賣出171張,咦,真的說到做到?!
同一篇報告中還點名廣達目標價僅110元、技嘉目標價158元,就7月11日收盤價計算,分別打63折與57折,再對照7月10日的券商進出表,大摩沒有對廣達下手,但技嘉當天賣超第一名就是大摩,賣出599張。
以大摩的政商關係來說,或許是真的探知白宮將伺機全面封殺中國AI企業發展,所以開了第一槍,但是站在風口上的豬也會飛,或許就是當前AI概念股最佳的寫照吧。(7月12日最新消息,大摩又翻多,果然嫌貨才是買貨人。)
7月11日股價創新高的AI股有:華擎、緯創、技嘉、緯穎、光寶科、金像電、台光電等,就連ASIC的世芯-KY在7月5日盤中爆量觸及跌停板1710元,也在7月10-11日反彈到1930元新高點,可以說跌下去就有人接,一棒接一棒,甚至賣掉的又追回來,例如投信六月中旬結帳後,七月又陸續回補。
市場有多喜歡AI概念股?7月11日依據成交值排序,前十二名當中有八檔AI概念股,如果加上台積電就九檔,成交值第一、二名為緯創與廣達,幾乎像極了2021-2022年長榮與陽明的多頭漲不停的氣勢,尤其是這兩檔股票的KD值長時間處在強勢鈍化狀態,可以說比當年的長榮、陽明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更重要的是,航海王的那年當沖熱度高,航運類股佔大盤資金比重高達30-40%,現在的電腦類股資金佔大盤比重還低於三成,AI還沒到過熱翻車的時候。不管是站在產業趨勢或是股價趨勢,錢在哪,行情就在哪,這是短線不變的選股法則。
雲達機櫃級液冷方案節省功耗
廣達從四月底的85.9元開始大漲,截至7月11日的173元為止,正好翻了一倍,到底子公司雲達的AI伺服器好在哪?現行的資料中心基礎設施是基於氣冷架構所設計出來的,並未對浸沒式液冷進行優化,對於浸沒式液冷的使用,晶片廠商大多並未提供使用擔保的標準,這意味著,如果要用浸沒式液冷,晶片可能就沒有保固。
雲達機櫃級的直達晶片液態冷卻方案QoolRack,採用水冷板(Cold Plate)設計的產品,可大大節省機櫃層級用於冷卻的功耗,幅度將近70%,將電力使用效率(PUE)降低至1.07。就成本的角度,在氣冷環境中,每顆晶片的熱設計功耗超過三百瓦以上,成本會以指數直線上升的方式激增,以每插槽熱設計功耗四百瓦為例,可承受的溫度是攝氏70度,每瓦冷卻成本大於0.05美元。而雲達設計的水冷板解決方案當中,可支援每插槽熱設計功耗七百瓦的晶片,可承受的溫度是攝氏75度,每瓦冷卻成本低於0.05美元。雲達的水冷板、D2C搭配的是一般冷卻液,只需30公升(一公升3.5美元)。
而浸沒式冷卻,無論是單相或雙相,冷卻液的成本都相對很高,每公升要價150美元,以42U的槽體而言,需要近五百公升,此外,有些雙相浸沒式液冷的液體會蒸散,需要再花錢補充。
單相浸沒式液冷設備所用的冷卻液,具有燃點低的潛在危險性,雙相浸沒式液冷的應用上,目前面臨的挑戰是碳氟化合物的處理,由於牽涉到相位轉換,可能會釋出有毒氣體,以及氟化物進到大氣之後,可能要一千年才會被中和。
若導入浸沒式液冷,整個資料中心環境可能需要進行較大規模的調整或更新,但如果導入雲達的Cold Plate、D2C液冷,雖然在機櫃上需要多花一些費用,但機房的基礎架構層面不需變動,就能繼續使用的液冷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