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傳統的金融常識,風險和報酬之間有正相關,也就是高風險、高報酬。這在「資本資產評價模型」(注)中可看得出來。根據該模型,與股票風險相關的主要資訊表示為β係數。β係數代表某項投資的收益率(變動率)和市場整體的收益率(變動率)相比的結果。β係數為一,代表該股票和市場變動幾乎同步。如果β係數大於一,代表該股票的風險比較高,變動也比市場整體平均來得大。這種模型從以往的觀點看來並沒有錯,不過卻沒有掌握投資人實際的行為。實際上,許多投資人會落入心理陷阱,無法認清風險和報酬之間的正相關,而以不合理的方式管理股票,也就是人會在腦中進行不同的計算。不僅花零用錢時如此,投資股票和債券時也是如此。
#@1@#假設你現在坐在家裡的電腦螢幕前,點選證券公司漂亮的網頁,登入帳戶,只要買賣證券、債券、股票等金融商品,馬上能享受到投資的美妙滋味。最新科技讓股票交易變得如此便利,你當然想多多利用,可是你天性謹慎,運用資產當然也要小心翼翼。你很清楚風險高的話報酬率也高,如果投資標的每天變動很大,賺賠也絕不是小數目。你偏好穩紮穩打、可以安心的長期投資,於是決定先以國家債券為投資標的,雖然獲利少,風險也低。不過,這種想法未必正確。投資風險低的標的,的確可以讓人比較放心,可是這種做法合理嗎?大家一起檢驗看看。五十多年前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馬可維茲(Harry Markowitz)提出,要作正確選擇,除了應該考慮符合報酬(換算成標準差)的投資風險,還應該注意該股票與其他股票的相對關係。所謂的「投資組合理論」是為了降低你所選股票的整體變動率,建議將各種投資標的組合在一起。
#@1@#考慮股票如何與其他股票互相影響,比考慮個別投資標的的風險更為重要。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有時候在投資組合中加入高風險的股票,可能會比加入低風險的股票更能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與其把錢全部藏在地毯下面,不如把一部分放到看得見的地方(比較危險的地方)。換句話說,如果你很謹慎,投資所有的錢買債券,尤其想要長期投資時,也可以追加一○%的高風險證券。這樣一來,投資展望就會大不相同。因為多了危險的證券,這些低風險的證券會改變樣貌,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會變得比較低。思考抄捷徑而誤判風險與報酬率的關係,原因可能在於人們只注意到表面上的好壞。許多人是根據企業過去的績效來預測其將來的展望,所以很容易產生「優良企業的股票就是績優股」的錯覺,並斷定投資這類企業的風險很低。優良企業提供對社會有用的商品或服務,本身可增加收益,營運的模式也很好,然而所謂的「績優股」應該是股價比其他股票更會漲的股票。優良企業未必就是績優股,可是人們往往以為可以從最近的過去預測最近的未來,而經常落入陷阱中。
#@1@#大家也經常認為,過去獲利的股票,將來的風險就會比較低。美國《財星》雜誌調查,人們認為企業經營的品質與財務狀況的好壞、財務的健全程度與該企業股票的可靠度之間有很深的關係。簡言之,人們看到過去的獲利成果,就斷定該股票風險很低。大家天真地利用過去的數據來預測未來的獲利,幾乎看不見獲利和市場整體的動向(該股票顯示的β係數的變動)有什麼關係。人們總習慣從最近的過去推測未來的動向。薛佛林(Hersh Shefrin,金融行為研究的創始者之一)針對這一點進行實驗,以戴爾公司(Dell)和優利系統公司(Unisys)為對象,戴爾獲利佳(在前一個會計年度營業額上升四七%,最近三年利潤成長兩倍),優利系統則節節敗退(工廠的開機作業率降低七○%)。受訪者正確了解風險(認為虧損的企業比獲利的企業更危險),可是他們也覺得之前經營順利的公司(戴爾)今後會繼續成功,過去虧損的企業(優利系統)會繼續虧損,比較穩健的股票獲利也會上升。可是實際的結果恰好相反,優利系統獲利成長的幅度高出戴爾五四%。這稱為「勝者.敗者效果」,意指投資人對於股票最近的表現很敏感。換句話說,投資人對於過去表現不佳的股票過度悲觀,對於過去表現良好的股票過於樂觀。
#@1@#義大利股市有數千檔股票,歐洲股市有數萬檔股票,美國、日本、全世界的股票數量更是高達好幾倍。我們如何從中選擇自己要投資的個股呢?如何分析每一檔股票的投資報酬率和風險,並與其他個股相比?美國的股市占了全球股市大約四七%,日本占了二六%,英國占了一三%。「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基於這種情況,提倡投資多種標的。可是大家真的懂得善用這種原則嗎?美國人的投資標的有九三%是美國股票,日本人的投資標的有九八%是日本股票,英國人的投資標的有八二%是英國股票。不只如此。可口可樂總公司位於喬治亞州亞特蘭大,這家跨國企業的股票有一六%落在誰手上?答案是亞特蘭大的居民。義大利食品集團帕瑪拉特(Parmalat)的債券持有人多半是義大利艾密莉亞州居民。可以想見真的有很多人買自家公司的股票。人們把錢投資在自己最熟悉的公司。自己最熟悉的是離自家不遠的公司,於是這些公司也成了自己最信任的公司。
#@1@#可是「在附近」「比較熟悉」「值得信任」這些特性,與該股票的風險或報酬率毫無關係,而且不符合「投資組合理論」力薦的投資多樣化。人難免會出於潛意識選擇「熟悉」的公司,不過最好提醒自己這種做法可能會讓自己付出代價。集中投資自己熟悉的公司,還容易受到「同鄉愛」的情緒所支配,同鄉愛對合理投資無益,反而有讓人誤判投資標的的危險。「熟悉的感覺」是思考在走捷徑時容易犯的典型錯誤。但在思考上抄捷徑,往往會走向錯誤的終點。不把股票與其他股票比較,很容易因此低估自己所承擔的風險。因投資方式不當而招致風險的例子不勝枚舉,請看以下的例子。
#@1@#人人都想變有錢,可是一旦有了錢,很容易產生不安、擔心等複雜的情緒。實際上投資沒什麼好煩惱的,重點在於了解市場,蒐集資訊,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再下判斷即可。除此之外,還要了解自己,認清自己的認知模式與容易落入的陷阱。奇妙的是,大腦為了逃避選擇股票帶來的不安,會採取自我防衛的心理措施,高估自己的預測能力,認定自己可以掌握情況(過度自信)。可惜這就像讓病情更加惡化的治療法,會讓想法變得更不合理。想了解這種現象是怎麼一回事,請看以下簡單的測驗。如果問大家分別願意下注多少錢,大家給後者(B)的賭注比給前者(A)的低,彷彿某件事發生以後,發生的機率便改變了。換句話說,事情尚未結束時,大家似乎覺得可以透過某種方法(唸咒或施展念力)操控該事件(投擲硬幣的結果),即使有時候只是巧合。舉例來說,投擲骰子時,想擲出大一點的數字就用力丟;想擲出「1」或「2」,也會在心裡默念……雖然投資的行為有別於擲骰子和硬幣,卻還是經常有人覺得自己可以操控情況,而落入類似的陷阱。
#@1@#當一個人習慣某項工作之後,會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比較好。得知許多股市消息的人,就認為自己能作出比較正確的選擇。可是幾乎所有股市的消息都是捕風捉影、過了時效或根本不可信,不值得參考。誤以為自己可以操控資訊,會讓自己重視不重要的資訊,對這些資訊過度反應,最後導致不當的行為。當我們對某項工作愈熟悉,就愈容易以為自己可以搞定一切。一旦過度自信,就會覺得自己親手擲骰子的話,勝算會比較大。接下來我要說明,短線投資客容易出現「過度反應」和「過度行為」,請看這個不擅管理「投資組合」的好例子。加州大學金融經濟學家巴伯(Brad Barber)和奧德(Terrance Odean)花了好幾年的時間,針對數千名投資人進行調查,得到的結論是「積極買賣的人績效比較差」。他們針對六千戶家庭進行五年的調查,得到下列的結果。有二○%的家庭每年投資組合的周轉率超過二五○%,最積極買賣的一組投資績效最差。周轉率最高的一組比最低的一組投資報酬率低七%,這並不是因為選股不佳,而是因為每次買賣都得付手續費。哪一種人會積極買賣?當然是覺得自己投資能力強,只要利用自己掌握的資訊,就能有良好績效的人。不知道為什麼,比較多男人是屬於這一類型。單身男性操作投資組合的年平均周轉率為八三%,已婚男性是七三%,單身女性為五三%,已婚女性為五一%。
#@1@#巴伯和奧德後來利用網路進行調查。近幾年網路證券交易急速成長,比起電話下單和櫃檯下單更有效率。券商彼此競爭,使得手續費降低了七五%以上。對於想靠自己投資的人來說,這是一大助力,不僅交易更快、更有效率、更簡單,經濟效益也更好。即便如此,並沒有許多投資人變得比以前更富有,情況甚至相反。固守長期投資計畫的人確實找到了更經濟的交易方式,可是那些上網交易的人通常都不是採取買進之後長期持有的策略。散戶要是一整天都盯著電腦畫面看盤,很容易會想透過積極買賣股票打敗大盤,最後可能會荒廢正職,專心進行短線操作(幸好這種人只占整體的一%)。巴伯和奧德調查從電話下單和櫃檯下單改為線上交易的一千六百名投資人,發現他們在利用網路下單之前,就已經是積極進出股市的散戶,投資組合的平均周轉率為七○%。網路拉近他們和股市的距離之後,投資組合的平均周轉率頓時上升至一二○%。可惜投資報酬並未同步上升。在上網買賣之前,扣除手續費和稅金之後的投資報酬率略高於目標金額,改為網路下單之後,投資報酬率卻比目標低三.五%。網路交易使他們變得自大、高估自己的操控能力,演變成「自大+交易=獲利減少」的現象。義大利的證券公司在宣傳網路線上交易時高喊:「你已經懂得股票了!」這擺明了是利用「支配的錯覺」。
#@1@#要解決這種問題,最好的辦法是把錢交給專家管理。可是專家也會像預測走勢的老師一樣落入陷阱。牽連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案例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群聚一堂,集資創立超高金額的投資基金,卻因為過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知識,終於導致毀滅性的結果。媒體競相報導該事件,轟動全球。那就是無人不知的巨型避險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該公司網羅了當時頂尖的金融專家和優秀的研究人員。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創立於一九九四年,利用金融衍生性商品創造出天文數字般的利潤。可惜這種機會慢慢減少,交易的金額逐漸增加,借款金額也逐漸膨脹。一九九八年俄羅斯貨幣暴跌,在短短四個星期內全球主要股市應聲倒地,出人意料的變化接踵而至,波及全球股市和債市。頂尖的專家集團在一個月內賠掉基金資產的九○%,連累金融體系崩潰,逼得美國央行不得不介入。為什麼他們會低估投資風險?因為他們沒想到這麼多的大事會同時發生。假如當初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除了雇用市場趨勢專家之外,還能有了解認知機制(心理偏差)的金融行為專家,也許就不會犯下高估自己知識的錯誤了。連載完(本文摘自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