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陽科(3561)成立於2005年5月,當時台灣科技業界有許多主管級人才離開原本工作的公司,開始籌建太陽能電池廠的黃金期,而昇陽科成立之初,資金多來自於創投公司,但因董事長劉康信是前台塑(1301)總管理部協理,總經理張錦龍也擔任過台塑汽車總經理,因此昇陽科一直被視為是泛台塑集團進入太陽能電池的第一步棋。正因為劉康信及張錦龍都是台塑老臣,所以昇陽科這次的增資案,市場一直就傳出會有台塑集團勢力入主,直到私募增資繳款前2天,才確定是由台塑二房、威盛(2388)暨宏達電(2498)董事長王雪紅,透過主導的子公司威連科技及創投資金鴻達國際投資,共認購了4.3億元,加上其他外圍資金,共吃掉了昇陽科這次私募增資逾半金額。根據業內人士透露,由於2009年太陽能電池市場景氣崩跌,昇陽科2009年前3季只賺了1100萬元,由於需要資金擴充產能,劉康信找上了王雪紅,希望王雪紅或台塑集團可以參與此次私募增資。沒想到,王雪紅早已評估要進入綠能產業,但又不想自己重新蓋廠,所以一直找不到切入市場的方法,因此劉康信找上門時,王雪紅二話不說,連電池廠都沒去看過,就決定要認購昇陽科私募。而且,為了怕昇陽科的募資不順,王雪紅還跟公司派說,可以對外透露她參與了此次的私募增資,未來將取得昇陽科1成股權,並將參與董事會。
#@1@#太陽能電池市場2009年受到金融海嘯影響,整個市場需求緊縮,下半年因中國大陸、美國的刺激經濟方案中,將太陽能電池補助視為重要項目,才帶動了整個市場景氣出現強勁反彈。不過,太陽能市場並非晴空萬里,因為2010年4月之後,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市場德國,將分兩階段調降太陽能發電補助(Feed-in-Tariffs),且幅度達15%以上。不過,太陽能電池仍被科技大廠視為未來最具成長潛力的新市場,所以不僅台積電(2330)決定斥資62億元投資國內太陽能電池龍頭大廠茂迪(6244),並取得其2成股權,聯電(2303)也已積極在中國山東建立多晶矽(polysilicon)電池生產線,並透過子公司聯相跨入薄膜(thin-film)電池市場。此外,面板大廠友達(2409)也積極布局太陽能電池市場,不僅利用本身薄膜技術投入電池研發,對於生產鏈的整合亦十分積極,包括日前決定再增資全球第5大矽晶圓廠M.Setek約150億日圓,已取得該公司7成股權,成為最大法人股東及擁有經營主導權,市場上也多次傳出友達將與國內電池大廠益通(3452)合作的消息。所以,國內太陽能電池廠百家爭鳴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太陽能電池市場將進入集團戰的時代。業者指出,家用太陽能電池市場仍不成熟,但商用或電池發電廠的市場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由於太陽能電池發電廠已成為各國政府的綠能產業投資重心,所以未來10年之內,太陽能電池市場的成長動能,將來自於各國政府的電池廠或公共建設標案。以現在台灣太陽能電池廠的規模,要拿下動輒數十億美元的發電廠標案,不僅技術研發能力有限,手中資金也有限,所以只有靠集團力量支持,才有辦法爭取到龐大的太陽能電池發電廠標案。最明顯的案例,就是茂迪有了台積電的奧援,才有能力併購GE Energy在美國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廠,及吃下蘇州市政府開出的公共建設標案。
#@1@#太陽能電池市場競爭變成集團戰後,中小型電池廠若未獲得集團資源支持,在這個價格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不是被市場淘汰出局,就是被其他中大型業者合併,所以,昇陽科利用此次私募增資機會,尋求泛台塑集團的支援,自然是個合理且正確的策略。有了王雪紅的加持,昇陽科未來在購料上,不僅沒有資金不足的問題,且扛著泛台塑集團的招牌,未來要爭取大型商用或公共建設標案,也將是一大助力。而泛台塑集團對太陽能電池的投資布局,早已規劃了數年時間,除了王雪紅投資昇陽科外,台塑本身已開始評估自設太陽能電池廠的可行性,並已開始著手進行生產鏈的整合,如台塑本身投資47億元興建矽甲烷廠,投入電池模組EVA封裝膜材料生產,台化(1326)也成立了台化矽晶科技公司,要投資336億元興建年產能達8000公噸的多晶矽廠。至於在太陽能電池的生產上,台塑集團似乎有意透過子公司到大陸尋找最合適的建廠地點,其中又以徐州的呼聲最高。事實上,台塑在整建太陽能生產鏈時,發現無法有效掌握多晶矽的矽料來源,而現階段大陸有兩大矽料大廠,一是山西賽維(LDK),一是徐州中能硅業(GCL),業內人士透露,徐州市政府希望結合台灣科技業實力發展太陽能電池,台塑正好在尋找矽料來源,兩方已開始有了初步接洽管道,2010年底前應該就會有好消息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