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雜誌北京分社社長艾西門(Simon Elegant),最近跟中國的年輕同事說了一個故事:美國中西部一所偏遠的農村學校,有幾個同學去年到北京來當交換學生,他們的背包裡還帶了一條條巧克力,「這些小朋友以為中國連汽車都沒有!」中國,經歷30年改革開放的淬鍊,早已不是西方人刻板印象中的落後國度。多變的經濟面貌,更是年年給人震撼教育。
#@1@#中國經濟當下最直接的轉變,是從「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市場」,無論跨國企業、中國國企,乃至於身段極其靈活的台商,人人都想來分一杯羹。因為任何一個數字,乘上13億,都會變得很恐怖。一個有趣的統計是,全中國人,只要每星期多喝一杯牛奶,目前全世界的牛奶產量,就要增加20倍。中芯國際前執行長張汝京就說,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White Knight」(白馬王子)!在世界市場的高需求下,能夠抵銷美國在後金融風暴時期,消費市場尚未完全恢復,對於全球經濟的衝擊。寶來證券大中華資本市場處、寶來資本(亞洲)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齊元則認為,中國在走向世界的同時,不希望自己是「成吉思汗」、不是「黃禍」,而是要為一個「世界大國」的身段做準備。他強調,在這世界大國的概念下,中國正慢慢揮別世界工廠,同時並大步走向世界市場,「美國有麥當勞、肯德基,中國為什麼不能有自己的速食產業?」康師傅要在中國開1萬家牛肉麵店,就是希望可以趕上這個高成長商機。世界市場的成形,代表中國不再只是血汗工廠的代名詞。「人家吃肉,我們啃骨,人家吃米,我們吃糠!」這是對血汗生產最貼切的描述,中國政府現在也亟欲擺脫這個形象。事實上,中國製造業最火熱的時候,也正是中國工人最慘的時候!長期每天超過8小時的工作時間,社會物價不斷上漲,卻一直保持低水準的底薪,加上管理者變相地扣除加班工資。在《勞動合同法》公布實行前,根本沒有一份正式的勞動合同和任何福利待遇,也就是說,工人們的收入和安全,是毫無保障的。另外,這些所謂的血汗工廠,不管是珠三角還是長三角,許許多多是採用非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老闆不尊重人權,唯利是圖,像資本主義萌芽時期,貴族們對待失去土地的農民那種方式來用人,不僅是逆時代而行,在大陸社會與媒體,也一再出現非議聲浪。現在,在世界市場中,底層人民找工作也有了更多新選擇,農曆年後這波沿海缺工潮,也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根據《羊城晚報》報導,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調查出來,目前廣東企業工人缺口總計達90萬人,其中廣州約15萬人、深圳約20萬人、東莞約20萬人。以生產線上最基本的普通工人來說,中國每名求職者平均擁有1.16個求職機會。珠三角、長三角是製造業台商大本營,缺工造成的競爭力下滑,人人不敢輕忽。
#@1@#高盛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金文衡近期一再強調,缺料與缺工雙重壓力問題,已經影響了筆記型電腦代工廠的出貨進度!包括廣達(2382)、緯創(3231)和英業達(2356),1月份的出貨量都不如預期。以鴻海(2317)來說,為了消毒,還特地蒐集了中國媒體的報導,希望向台灣投資人澄清沒有缺工問題。一篇篇簡體字文章中,不斷透露出鴻海「幸福企業」的形象。「名牌大企業如富士康,是人多爆棚,但中小企業招人挺難,出現冷熱不均現象!」「企業的知名度和完善的福利制度,也是求職者重點考慮的。雖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但昨日記者在富士康招募處發現,有些員工是第二次回到富士康工廠應聘!」「普工招募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福利制度方面富士康是做得比較到位的。可以說進了廠,衣食住行基本不花錢,比如免費提供工衣,工衣免費清洗,富士康內設大學,為員工免費提供從中專讀到博士的課程。」這些報導雖然看來肉麻,但已確實達到鴻海澄清的目標。鴻海去年也大力投資四川,把製造重心往西邊移。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說,鴻海未來在大陸之外,印度、印尼、越南都是生產布局重點。同樣前進四川的,還有英業達。以開發中的重慶廠來說,員工工資便宜得多,僅800元人民幣出頭,相對華東今年漲價後,鐵定超過1000元人民幣相比,出現極大落差,對於「毛三到四」的高科技製造商來說,有不得不去的極大壓力。尤其,光是重慶市人口就有3000萬人,比整個台灣還多,加上鄰近縣的人口,人力相對東部沿海充沛。「我常跟朋友說,中國政府應該把首都遷到西安,西部自然就會得到發展!」台塑集團第二代、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說,中國一直在喊「開發大西部!」但至今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1@#鴻海是台灣高科技代工龍頭,成立滿20年的聚陽(1477),則是台灣成衣代工天王。包括美國GAP、KOHL'S、TARGET,還有全球首大零售商Wal-mart的自有品牌,甚至從歐洲紅遍全球的MANGO、H&M,聚陽的客戶陣容,好比是一支夢幻球隊。「我們對工資高低非常敏感!」聚陽董事長周理平說到成衣代工業者的一致心聲。因為台灣成衣代工同業揮不去的是逐水草而居的宿命:哪裡工人薪資低,就要往哪裡去設廠!聚陽一路從菲律賓開始,前進了印度洋上的斯里蘭卡,中美洲的薩爾瓦多,最高峰時期,在海外多達9個國家設有工廠,出貨流程日不落。工廠戰線拉得太長,加上各國投資環境年年波動,周理平近年發現:最適規模在4至5個國家之間,並開始調整各國生產比重。以聚陽的中國嘉興廠來說,勞工薪資從2006年起暴漲,周理平不得不調整該廠出貨比重。2009年,聚陽中國出貨比重就從往年超過3成的水準,調整到28%上下。最近聚陽幹部們就特別到孟加拉考察,發現那邊作業員每月薪資僅60美元,尤其對美國、日本出貨關稅全免,確實具備設廠優勢。聚陽的經驗,也透露出中國的製造環境愈來愈不友善。其實,傳產台商都已嚐過苦頭,現在輪到過去享盡優惠福利的科技大集團來上這堂課了。
#@1@#事實上,根據中國社科院的調查,「用工荒」不是2010年才有的新現象,早在2004年,部分沿海地區就已開始出現民工短缺現象。「缺工不是陣痛,是長痛!」一位珠三角台商說得直接。社科院指出,中國低價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格局,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在勞動力短缺前提下,企業必須增加工資才能吸引到足夠勞動力,「這也就是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農民工為主的普通工人價格,還是不斷在上漲的!」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的統計,實行了30年的控制人口政策之後,中國生育率早已持續下降,尤其從2006年開始,每年新增勞動年齡人口數量,也已經開始下滑。這份報告中指出,美國金融危機緩解了民工荒,但這只是短暫的插曲,經濟發展一旦恢復到正常軌道,民工荒就會成為長期持續的趨勢,一再出現。如果換算成實際工資,除了金融風暴時暫停調漲外,今年調升的幅度就很驚人。以蘇州、南京、昆山來說,都在2月起開始上調,漲幅達到13~15%,大上海地區也宣布4月起跟進。對於長三角台商來說,都面臨缺工又工資上漲的雙重挑戰,過年時加班,也以2至3倍薪資加發留人。看來,在政府刻意轉型、勞工政策保護、勞動人口下滑等諸多因素影響下,中國經濟長期依靠出口製造的情勢,將會逐漸扭轉。當然,許多新的投資機會,也蘊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