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讓被併購的企業增資,」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說,因為併購會讓被併的企業先減資,原股東的股東權益會變得很少,當再增資時,原股東因為已經虧損了很多,通常在增資時,多不願再拿錢出來認股,導致增資後,原股東的股份被新股東「稀釋」。為了原股東的權益著想,朱志洋通常在減資後,不再向股東要錢,不再增資,而是自己掏錢出來借給公司,等到公司賺錢獲利後,再分批還給他。如此,原股東的股權比例仍然沒有變。
#@1@#「他很精明、勤奮,尤其對財報上的數字,他可以說是過目不忘,甚至十多年前的營運數字,他都記得。」友嘉的員工如此形容朱志洋。靠著過目不忘的本領,以及對數字的敏銳度,朱志洋看上的企業,被友嘉併購後,大多數都會轉虧為盈,造就了現在友嘉實業集團旗下有56家公司,如此龐大的版圖,是朱志洋用心併購來的。朱志洋買下的企業,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能轉虧為盈?朱志洋說,觀念是最重要的。買公司,一般都會派人去管理,並將所有重要員工全部汰舊換新,包括主管及採購等,但朱志洋的作法很特殊,他不換人、不派人,他只換員工的腦袋,他說:「觀念改了,做出來的成績不一樣。」舉例來說,友嘉曾經買下一家公司,他們員工一人的產值是260萬元,但是友嘉是一人產值1000萬元。若這家公司用400人,一人產值260萬元,才創造10億元的產值,而友嘉一人產值1000萬元 ,友嘉做15億元業績只需要150人。這家公司用400多人,比友嘉多出300人,一人薪水60萬元,一年光是薪資就差了1.8億元。靠著精明的頭腦,朱志洋每買下一家公司,就會從財報分析,分析哪邊是不合理的地方,要求員工要「換腦袋」。
#@1@#當併購公司後,從通路、品牌、客戶群著眼,如何改善品質、改善管理,從財務結構、從財報都可以看得出來。最重要的是觀念問題。友嘉集團旗下友佳國際控股行政總監兼執行董事陳向榮表示,經營企業,就像將石頭放進籃子裡,石頭有很多縫隙,這些縫隙就是企業常見的浪費、沒效率。當一個企業發展到某個程度,就要回過頭來,重新省察,改善浪費、沒效率的地方,一個企業5年、10年後就要篩一下石頭、填縫隙。也就是一段時間後,就要回到原點,再來一次,每5年循環省察一次。其實友嘉實業最早是代理商,代理神戶製鋼的挖土機、推土機及建設機械,但是如果產品賣得好,供應商會調高價格,而賣不好的話,隨時會被取消代理權,朱志洋認為這樣的企業模式是建立在砂上,是有危機的,若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自己的技術,形同為人作嫁,因此,朱志洋認為一定要跨入製造業。左思右想,朱志洋認為工具機是工業之母,是人類文明的表徵,工具機代表一地的經濟實力,所有的工業都要靠工具機,包括食、衣、住、行都是,因此友嘉決定跨入工具機產業。
#@1@#業界翹楚一開始,友嘉先與台中一家工具機廠合作銷售,從通路知道工具機未來的發展性才跨入製造領域。那時(1989年),台中精機年營收為16億元,麗偉營收則近20億元,友嘉僅100多萬元。10年後(1999~2000年),麗偉爆發虧損11.4億元的財務危機,欠廠商錢、欠員工薪資及健保費,被友嘉併購,成為集團旗下子公司之一,友嘉以極佳的管理,使麗偉被併購後,第二年就轉為獲利,近年來每年營收更有約3億元的成長,被《天下雜誌》評選為全台灣最佳經營績效的前50名企業。朱志洋靠著不斷地併購及業績成長,從代理商成功轉型為製造商,並由傳統工業進入高科技產業,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工具機製造廠商。在工具機事業部方面,友嘉集團為全球第二大立式加工中心機床集團,生產基地涵蓋台灣、中國大陸、日本與義大利,是台灣機械產業的領導者。目前友嘉集團在全球有20個工具機生產基地,擁有11個知名品牌,集團工具機年營收逾100億元,是台灣唯一年營收超過60億元的工具機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