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百萬股民來說,2024年開紅盤第一週就遇到逆風拉回,先是日本羽田機場空難,後是蘋果被券商降評,加權指數於新年頭一週就重挫411.67點,似乎預告今年操作難度將大幅提高。以往台股一月屬於震盪整理月份,1988~2023年共36次的一月行情中上漲機率僅六成,低於台股整年上漲機率七成。且在十二月份亮麗成績單交出來之後,馬上面臨選舉的不確定性,根據統計台股選舉行情前一週並無顯著的多方行情,直到選前一天才有多方統計上的優勢(歷屆上漲機率來到86%,見圖一)。筆者認為這次年初的利空震央仍然是來自於美國,背後因素其實是市場對於聯準會的降息太過樂觀使得股匯債去年十二月超漲並於一月初進行均值回歸。
去年十二月,市場交易員認為三月降息機率高達近九成,這樣樂觀的預期在年後就開始修正(圖二),連帶美元指數開始強力反彈,亞洲貨幣全部倒地,債券市場殖利率走高,形成股匯債三殺情境,其中原因為何?後續又會如何影響股匯債市?筆者將在下文提供自身看法供理財周刊讀者參考。
勞動市場緊俏+運價反彈 抗通膨真的完成了嗎?
原本市場認為聯準會的貨幣政策調性於十二月會議大幅轉向,不僅明示利率目標已到,利率點陣圖顯示2024年有機會降息三碼。但上週公布的十二月會議紀要顯示,決策官員們認為,將利率提高到5%以上已經抑制消費者需求,使通膨有所緩和。但他們沒有討論何時開始降息。這一份會議紀要釋出的訊息和當時美聯儲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Fed不會等到通膨已回到2%才開始降息,以及聯準會官員本周會議已討論何時適合開始降息的問題並不一致,因此市場開始修正對於三月就要降息的樂觀預期。加上本次公布的就業數據,勞動市場緊俏程度仍然很高,並未如預期出現經濟要失速下行的跡象。若美國經濟比想像中強勁,加上近期紅海危機使得運價重新恢復漲勢,原本就頑固的服務通膨下降速度緩慢,若商品通膨再出現反撲,聯準會抗通膨的旅程就還沒結束。
從CPI基期對比去年CPI快速下降,今年基期較低,若油價與糧食等商品通膨不再成為拖累CPI下降的因子,服務通膨的降溫又因為就業市場緊俏而持續牛步,可預期今年的通膨很可能會再次陷入僵固或略為反彈的情境。若在這樣的背景下,聯準會政策轉入降息循環,很可能讓通膨死灰復燃而功虧一簣。商品通膨中去年跌幅最大的是油價與糧食價格,這類因子本來就容易因供給面衝擊而大幅波動,以核心商品來看,負貢獻主要集中在新車與二手車的跌價,是因為供應鏈的瓶頸獲得緩解。
現今紅海危機再起,代表在東西對抗的格局下,地緣政治的衝突爆發將越來越常態化,運輸風險補償成本上升,是否又會造成另一種塞港危機,值得後續留意。
緊盯美元指數 洞悉全球資金流向
若想要看一個指標就知道聯準會的動向與通膨是否反撲,其實可以透過美元指數來觀察。一般我們說的美元指數是指在美國洲際交易所(ICE)交易的美元指數期貨,由美元對六個主要國際貨幣(歐元占比57.6%、日圓13.6%、英鎊11.9%、加幣9.1%、瑞典克朗4.2%、瑞士法郎3.6%)的匯率,進行加權幾何平均計算編制的指數,可以反映全球資金流向趨勢。也因為歐元是美元的最大成分,美元指數和歐元走勢常常是相反的,而其他亞洲貨幣(如台幣、韓元)雖不直接是美元指數的成分,但也因為間接地升貶值而和美元指數走勢經常相反。
美元指數是相當廣為人知的商品,在集中市場也有發行ETF,包含原型的期元大美元指數(00682U)、正向二倍的期元大美元指正2(00683L)以及反向的期元大美元指反1(00684R)。若市場對於聯準會的降息預期增加,美元指數就容易形成較為弱勢的格局;相對的若市場的降息預期下降,代表將維持更高的利率更長的時間,那麼美元指數則容易走出反彈轉強格局。
從近期美元和股匯債走勢觀察,投資人可將美元指數作為市場熱度參考指標,若美元強,則股匯債市容易走跌,美元弱則股匯債全面反彈。去年開始,美元指數就橫向整理於99.578~107.348區間,在尚未形成真正突破之前,可作為中短線市場情緒的風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