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呂桑源,是在去年底寒假前,12歲的他剛剛考完一門語文,回到爸爸位於北大的辦公室裡。和記者打過招呼後,他就坐在電腦前,登陸博客。我們坐在旁邊繼續聊育兒話題,爸爸偶爾的稱讚,讓他有點兒不自在,但是對於成長中的窘事,比如唯一的一次打架,他卻會很平靜地談「體會」。
就是這個孩子,8歲時就在爸爸的指導下學習炒股,成為媒體眼中的理財小明星。某媒體為製造噱頭,曾斷章取義地抬出標題「北大教授呂隨啟教七歲兒子炒權證」,結果「亂石穿空,驚濤拍岸」,一片譁然。
然而,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後,那些或褒或貶的聲音,在小桑源看來,卻不過都是「八卦新聞」,連同那些股票的起起落落,都是正常的,「隨他們說去吧」。他堅信自己是在學習做「投資」,如果脆弱得連這些非議都受不了,又怎能「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呂隨啟說,他想讓孩子知道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培養他的理財意識和投資思維,幫助他積累更多經驗。
在爸爸的引導下,小桑源看了巴菲特的傳記,那些投資理念已深深記入他心中,對巴菲特的名言更是出口成章。
他對股票有自己樸素的認識,他買中國聯通,買維維豆奶,他還想買微軟和可口可樂。「維維豆奶,孩子都喜歡喝的東西,政府又要刺激消費,肯定要漲的。」這是一個孩子心中不摻雜任何沙子的質樸觀點。
而當問及股票虧損怎麼辦,小桑源答道,「我做長線,沒有永遠漲的股票,也沒有永遠跌的」,頗有些氣定神閒的意味。
「我給他2萬元炒股,1萬存銀行,就是為了讓他知道,炒股票,2萬可以一下子變成3萬,也可以眨眼間變成1萬多;銀行儲蓄,很穩妥,但是漲得很慢也很少。這就是讓他比較不同類型資產的優缺點,以後就會明白什麼情況下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資產類型做投資。」
早在第一次教小桑源炒股時,為了更直觀地展示股票是有漲有跌的,呂隨啟選擇了漲跌更為迅速的權證。他讓小桑源盯緊一支權證並自己決定何時賣出,然而在盈利300元時,小桑源不肯出手,非要等它再漲高一些。結果沒過多久,這支權證便迅速跌落到他的成本以下。
看著小桑源悶悶不樂,呂隨啟趁機教育他:「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像股票有漲有跌,漲的時候要把握機會,因為跌的時候無論如何也不能重新來過,但無論是漲是跌,都應保持一顆平常心。」他還告訴小桑源,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理智,不可貪婪,炒股如此,其他事情更是如此。
「理財教育,不是純粹地教孩子賺錢,」呂隨啟說,「我同意國外的教育方式和認知方式,理財教育,更應該是一種道德教育、人性教育,是幫助孩子養成人生所需要的智慧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學理財,同時也學著如何分享財富。
2008年四川地震發生後,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也牽動著小桑源的心。
媽媽考慮到他還沒有賺錢,便提議捐200元就好,然而小桑源執拗地多捐了100元,不為攀比,無關虛榮,他只是認為,多捐一點,就能多幫一點。對於街頭那些乞丐,他總會時時給些零錢,即使不確定他們是否真的乞丐。
因為他相信:當一個人把自尊放掉,可憐兮兮的伸出手,他一定不是心甘情願,所以,原諒他,幫助他。
呂隨啟對小桑源有三點希望:第一,希望他不要浪費錢;第二,希望他學會把錢用對地方;第三,則是要讓他知道,賺錢是為了將來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
呂隨啟也會用炒股來引導兒子更努力地學習,比如「如果數學學不好,你連收益率都算不準。」
理財教給他的,不只是賺錢,也不僅僅是投資觀念和風險意識,更多的是一種人生財富。在股票上,小桑源賺過,也賠過,賠的時候很心疼,但不會輾轉反側夜不成寐,只因為,股票就像人生,有漲有跌很正常。
就像小桑源滑輪滑骨折後在個人空間裡寫的一樣,「痛苦的經歷就像一場磨難,它會教給你如何珍惜生命。」
理財教育,不是純粹地教孩子賺錢,而更該是一種道德教育、人性教育,是幫助孩子養成人生所需要的智慧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