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失業、先生投資失利,支撐家中經濟的兩大支柱瞬間崩垮,曾經意氣風發的秦慧珠體驗到了另一種人生。自2004年立委選舉失利,高票落選後,先生的事業也遇到了瓶頸,不但無法成為她的支柱,還因為投資失利,不得不舉債,面對黑道的討債,最後不得不賠錢出售兩棟房子,僅剩的一間也抵押再申請貸款,以償還鉅額負債。秦慧珠的人生陷入低潮,這是之前風光的她從未想過的境界。「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失業,也從未做過風險規劃,這一次的挫折讓我徹底思考了許多。」秦慧珠說,「以前有地、有房子,仗著年輕,財力不錯、亂花錢、不會存錢,年輕時覺得自己很棒、很會賺錢,真的沒想到,根本沒想到會有錢不夠用、需要精打細算的時候。」在歷經先生生意失敗、自己收入也變少後,才警覺到理財的重要性。人人都要有風險意識對理財後知後覺的秦慧珠認為,自己的個人理財實在乏善可陳,以前不懂理財,而現在是無財可理,但是她體會到,愈沒有錢愈需要理財,「從沒想過自己會失業,老了以後怎麼辦?看到現在中高齡失業人口這麼多,心裡有很多的體會,告訴自己再工作十年就要退休了,就要為未來的六、七十歲做準備,建議最慢四十歲就要為老年作打算,錢很少更要去理,而且要持續不斷,我現在開始學習理小錢。」 秦慧珠認為,已經50歲的她,大概僅剩十年的時間可以為未來的生活打拚,她必須更努力。曾經失落的日子,讓她領悟到人生必須做好風險規劃,因為曾經失去,所以更懂得珍惜,秦慧珠奉勸年輕人,在年輕的時候要做好理財規劃,為未來做好準備,以因應人生各種突如其來的風險。不過和許多弱勢族群比起來,秦慧珠慶幸自己還有專業、工作能力,可以東山再起,她建議若是家庭主婦要重回就業市場,可以善加利用政府的輔導資源,爭取就業、創業機會。當了20多年的民代,前些年到台北縣擔任旅遊局長,政務官的歷練讓她的思考又有不同的轉變,這一次再復出競選市議員,人生的歷練已大為不同。「過去,抓到一點芝麻大的小事,就會緊咬不放、大做文章,可以上媒體、搏版面,提高知名度,但是,這已經不是現在的我想做的事了。」幸福 就是擁有工作機會再度出馬,就接到不少求職的要求,其中不乏母親為高學歷的兒子尋找工作機會,「她兒子是電腦碩士,因為被裁員,現在賦閒在家。」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台大電機研究所的畢業生,跟她表示希望可以給他一份工作機會,當司機也可以,一個月只要2萬元的薪水即可,這樣的情況讓秦慧珠不勝欷噓,「這些年輕人都是30歲左右,高學歷、又年輕,他們面對失業率這麼高的情況,對社會會滿意嗎?我們的經濟成長率是提升了,但是失業的問題卻還是無法解決。」秦慧珠認為,這是經濟發展必然的趨勢,台灣已經不再適用勞力密集的產業了,這些需要大量勞工的企業、工廠會往人力成本低廉的地方走,台灣產業必須轉型,「政府必須負責,給人民至少一份安定工作,才有幸福可言,而民眾自己也要提升競爭力。」面對台灣社會現在的問題,秦慧珠說:「M型社會更嚴重,有錢的人可能有20間工廠,失業的人可能連二十分之一的工作機會都沒有,社會兩極化,民怨會更多。」秦慧珠在旅遊局長任內,與新加坡政府觀光官員談到,新加坡這麼小的國家,卻能領先其他國家,「政府永遠比其他人看到更早未來。」台灣要轉型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香港、新加坡的模式可以學習,朝金融、觀光發展,她舉例大陸現行大城市都規劃要發展會展,蓋會議中心、辦展覽,「會展可以一次集中大量人潮,買家、休閒購物、機票,這些都是可以帶動經濟的,會展本身就是一種交易,可以創造展覽本身的產值。」產業轉型 提升競爭力她建議經濟部在會展這一塊應該編列更多預算去獎勵,展覽除了可以帶動經濟效益,更可以凝聚共識,用大的展覽快速提升政府的建設、效率、國際觀,例如京奧讓北京人素質提高,世博也讓上海人更有文化了,「太多的負面新聞讓花博令人聞之卻步,這是很可惜的。」台灣經濟要轉型,舉辦會展就是未來可走的路,例如花博的舉辦就是很好的機會。談到花博,秦慧珠不免感嘆地說:「花博可以帶來的商機有多大,都被大家忽略了。」她表示,政府投入的90多億預算,也都流入了民間,不管是建館工程、設備採購、人員聘用,都提供了就業、創業機會,還錢於民,更不用說舉辦花博所帶動的商機,「活動期間7千多場的藝文表演,文創業、文化表演團體就有收入,有了收入就可以在未來準備更好的表演;花農賺了錢就可以雇用更多的工作人員,創造就業機會;還有每個來參觀花博的人,他的交通、餐飲、住宿、紀念品採買,這些都是商機,都可以帶動經濟活絡,這也是城市舉辦會展的目的。這些效益都是可以算出來的。」秦慧珠認為,不管是花博內跟花博外,都有機會賺錢,可以造福各行各業。「台灣必須正視會展經濟是很重要的發展項目。」秦慧珠再次強調。領導者要有前瞻性,要看的更遠,才能真正為民眾謀福利,再次出發,秦慧珠希望以其經驗,可以協助執政者,創造民眾的福祉。接受,面對,然後改變,每個人都可以走過低潮,再創高峰。在我眼前的秦慧珠,已經不再是過往立法院的小辣椒,而是一個蟄潛過後、蓄勢待發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