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6日金管會「兩岸金融三法」的發佈,伴隨著MOU及ECFA的陸續簽署及生效,台灣銀行業、證券及期貨業、保險業皆摩拳擦掌,蓄勢待發,為登陸設立機構擴展業務而積極備戰。更於9月16日,與「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向金管會申請設立代表人辦事處同步,4家台資銀行(土銀、合庫、一銀及彰銀)也正式取得中國銀監會批准於大陸申設分行執照,兩岸銀行業之互動往來,算是開啟了劃時代的新里程碑。銀行業乃最受政府政策關注,也最貼近民眾之金融機構,攸關民眾之生活必需,更維繫國家的生存命脈。兩岸金融交流日趨頻繁之今日,業已啟航的銀行業登陸,將帶給台灣不一樣的發展願景,帶給民眾不一樣的生存未來。於國於民,銀行業之登陸皆影響深遠,對於銀行業登陸之利弊得失,自應有一定之深層探討與分析。 若以SWOT分析,台灣銀行業赴大陸所可能面臨的「優勢、機會、劣勢、威脅」,分別將包括:(1)優勢:文化相近語言相同、專業人才素養高、客服服務品質佳、金融專業技術優、產品開發與創新強、資訊網路技術強、風險管理制度較完備、中小企業貸款經驗足;(2)機會:爭取人民幣業務、台商企業市場龐大、大陸存放利差大、儲蓄率高、消費金融市場大、個人理財財富管理商機大、金融整合策略、策略聯盟;(3)劣勢:時機落後外資銀行、進入後據點數量設限、銀行規模較相對小、缺乏對陸資企業之了解、大陸徵信取得不易;(4)威脅:外資銀行競爭、匯兌風險、資金外流隱憂、專業人才出走、金融技術移轉、監管市場不明確、信用體系不完善的信用風險、政治風險、大陸政府政策不確定性、兩岸政治與主權等問題。以上,優勢及機會可謂為台灣銀行業登陸之「利基」;劣勢及威脅則為台灣銀行業登陸之「風險」。在兩岸金融交流日趨緊密之當下,台灣銀行業者欲登陸經營金融業務,勢必應深入剖析登陸後所將面臨的「利基」與「風險」,亦即所將面對的商機與挑戰。若能知己知彼,則勝算在握矣! 總之,秉足「利基」之優勢與機會,台灣銀行業登陸自有其獲利商機;然而,「風險」之劣勢與威脅,也隨影隨行的相伴於台灣銀行業登陸之左右。因此,台資銀行獲允設立分行的登陸經營策略,宜在維持自身財務健全之下,徹底做好風險控管的「戰戰兢兢、步步為營」的「穩操勝算」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