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中葉,貪婪的帝國主義思想,軸心國家(納粹德國、大日本帝國與義大利王國)為首、戰爭為因,全世界陷入大渾沌(chaos);二十一世紀初期,貪婪的資本主義思維,美國銀行家為首、次貸為因,全球金融陷入大劫難。兩次,皆讓世界金融秩序為之大亂,也讓國際財富因之重新大洗牌。二次戰後,為穩定世界金融貨幣秩序,1944年7月,44國列強代表在美國東北部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的滑雪小鎮-布列頓森林(Bretton Woods)召開「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當時的「布列頓森林協議」成為「固定匯率美元本位制」的濫觴,抵定了「美元」為國際貨幣準備之堅實地位。延然至今,雖然關注國際事務的G7或G8國際會議頻頻,但似乎都一直是老大哥「美國」說了就算的G1局面。近年來,新興國家經濟快速起飛,尤以「金磚四國」(BRICs)的經濟成長動能最為引世人側目。誠所謂「風水輪流轉」,全球經濟板塊刻正持續大位移的今日,財富重新再洗牌的結果,國際主要會議,已非由美國一手主導。世界新興前廿大富裕經濟體的「廿國集團」國家(G20),人口達全球的2/3,GDP加總占全球的85%,此些新興富裕國的崛起,如今成了國際政策決策團的重要團員。去年4月,史上第2次G20峰會的召開,備受國際關注。英國倫敦泰晤市河畔G20元首聚首,共同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面臨空前金融危機尋覓出路。這回,G20又來了,在海嘯過後,世界經貿明顯呈現失衡現象,且衰退疑慮尚存而全球經濟復甦力道依舊「薄弱」之際,肩負著國際金融新秩序之重整與穩定,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再相聚首,聯合扮演擬定國際重大決策、穩定國際金融秩序的重要角色。此次的G20財長會議於10月23日落幕,達成了數點共識,其中包括:通力合作強化大型金融機構之監理與規範,確保「大到不能倒」的銀行不再為害全球經濟;貨幣不競相貶值,避免匯率波動以減少全球經貿失衡,邁向更具市場導向的匯率機制;先進國家落實「明確、可信、長期增長」的整合性計畫;在國際經貿自由化前提下,致力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撤除貿易藩籬;會員國致力減少過度失衡,並將經常帳失衡維持在可支撐的水平。最後,會議另強調了徹底落實巴塞爾(Basel)委員會所擬定的銀行資本和流通性架構。由此回G20財長會議,不難看出G20通力合作,欲強化國際金融新秩序的的決心。然而,在國際競爭舞台競相較勁之下,只怕G20各有其自身經濟利益之考量,而各懷鬼胎,如此,則共同維持國際經貿穩定、建立國際金融新秩序的理想,其達標之路仍待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