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的交易行為背後都有一段歷史,深入歷史或體驗過歷史,就叫做經驗,再添加邏輯作為調味料,成為金融市場成功不可或缺的元素。1997年1月9日新加坡摩根台指出台,摩根台指期貨與現貨的套利雖然現在看來已是不起眼,因為交易機會沒了,但當時可是最吸睛的交易模式。1998年9月台指期出台,此時摩根的套利模式複製到台指,卻因交易成本(期交稅)過高以及台指成分股範圍廣,沒有什麼套利空間,這段期間價差交易較為盛行,摩根台期與台指期價差交易屬「類」套利的交易模式,兩商品的相關係數高,交易風險低,低風險低報酬吸引了一些中實戶的關注,在高風險的期貨交易領域中也創造了此類商品存在的價值。台指期出台一年後,1999年9月台灣期貨交易所又推出了電子期及金融期兩大商品,此階段金融市場剛好躬逢2000年科技泡沫前的榮景,之後又遭遇了千禧泡沫的破壞性行情,在泡沫前,台指期已交易了一年的時間,而電子期及金融期則才在起步階段,流動性嚴重不足。當時3D族群為市場主流,3D族群有大單敲進,則期貨市場也會跟著有所互動,當3D族群大單買進,則期貨市場買氣增強,第一時間,台指期轉強(台指期的流動性較佳),而電子期則呈現龜速向上,但這樣的現象是不合理的,因為流動性差異的關係,塑造了長期價差交易的機會及空間。而在科技泡沫破滅後,股市進入大空頭,加上921大地震使得原已搖搖欲墜的台北股市在內外夾擊下,氣息熒弱,國安基金首度利用期貨護盤,但國安基金只針對台指期護盤,創造了台指期與電子+金融組合很大的價差空間,吸引了眾多的價差交易者聞風而至。不論套利或價差都要輔以電腦運算,皆屬於程式交易的一環,尤其是在科技泡沫下,市場波動加大,更加創造了程式交易的獲利空間。2004年總統大選前夕的陳由豪事件及兩顆子彈,對選擇權莊家策略及程式交易投下了震撼彈,使得狹義的程式交易沉寂了好一陣子。2005年調降期交稅、2007年API下單、自動交易因市場波動加大而盛行,交易成本下降、市場技術提升,交易變得更有效率,期貨自營也參與其中,創造了很多高頻交易贏家。2008年金融海嘯波動加劇,為程式交易帶來更強硬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