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貞與軟雕塑作品《漢堡套餐》以及《餐桌上的全球化》素描手稿,攝於理善藝聚空間展場。
鄧文貞本次展覽以「地圖誌」系列作品為核心,完整呈現對族群遷徙歷史的研究,並以「餐桌上的全球化」和「台灣寶」兩大子題展開。這次展出的作品既關注台灣本土歷史,同時放眼世界文明交流的宏觀視角,探索食物、農作物、動物和人類在大航海時期的全球遷徙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經濟與政治。
▲鄧文貞《餐桌上的全球化》︱藍染、麻布、刺繡、複合媒材︱150×300 cm︱2023-2024
全球化的餐桌:從大航海時代說起
「餐桌上的全球化」系列是鄧文貞對大航海時期歷史的再詮釋。透過300公分寬的麻布作品,利用藍染技法呈現海洋,以麻布自然的米色界定陸地。她的創作以手工刺繡繪製出歐洲航海家們的航線,船隻的華美與威勢被一針一線地勾勒出來。這些船隻的旅程不僅象徵文明的交流與碰撞,也揭露了隨之而來的掠奪與殖民。
▲鄧文貞《餐桌上的全球化》作品局部細節,「軟雕塑」的呈現。
在作品中,鄧文貞使用織物、線材、軟雕塑等元素,描繪動物、人物和食物等細節,展現豐富的視覺效果。每個物件都是獨特的肖像,軟雕塑的立體質感給人一種童趣的感覺,這種輕鬆幽默的風格與大航海時代背後的侵略、奴隸貿易等殘酷歷史形成強烈的對比。這種「反差萌」成功地吸引觀眾,讓他們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歷史與當代族群問題。
▲「台灣寶」系列作品《泰雅族遷徙圖》、《死之華 II》_理善藝聚空間展場一隅。
台灣寶:回顧本土與原住民歷史
「台灣寶」系列作品則著眼於鄧文貞對台灣本土及原住民歷史的關注。鄧文貞對台灣原住民族群的探究延續至她的其他系列作品,如《壺生》和《死之華 II》,這些作品描繪了排灣族與泰雅族的生命觀,表達了他們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生根的過程及其面臨的困境。她將織布與刺繡技法並置,透過雙連作形式,將不同材質的對比與結合展現得淋漓盡致。
▲「台灣寶」系列作品《壺生》、《台灣事件 1867- 1874》理善藝聚空間展場一隅
▲「台灣寶」系列作品《泰雅族遷徙圖》、《死之華 II》局部。
織染的技藝與靈感來源
鄧文貞的藝術創作與其深厚的織布技藝密不可分。2014年,她在台中遇到了泰雅族織布師尤瑪·達陸,這段經歷對她後來的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尤瑪致力於復興傳統的泰雅染織技法,這種精神深深打動了鄧文貞,促使她更加深入地研究織布、染織技藝,並將這些技法運用到她的創作中。從染色到製作織錦畫,鄧文貞逐步將這些技術內化為自己的藝術語言,為她的作品增添了更多層次感與深度。
她不僅延續了傳統技藝,還大膽創新。鄧文貞喜愛以植物蒸煮出多種顏色,製作出不同顏色的綿線作為「顏料」,將這些自然材料應用於她的地圖誌系列作品中,展現出她對媒材的敏銳感知力與創造力。她的創作從織錦畫與刺繡作品到大幅地圖誌,都展現了她對不同材質的實驗性和創新性。
▲鄧文貞分享作品《泰雅族遷徙圖》細節與其中的小故事。
在台灣與世界間探索
鄧文貞的創作足跡遍及台南、金門、屏東以及美國洛杉磯等地。2017年在台南的駐村經歷,讓她與母親家族的西拉雅族血緣產生了連結,進一步激發了她對平埔族歷史的探索與創作靈感。在金門駐村期間,她創作了《古寧頭戰役》和《烈嶼》等作品,表現了台灣歷史上的戰爭記憶。
▲觀眾欣賞作品《古寧頭戰役》和《烈嶼》。
2023年,她飛越大洋至洛杉磯駐村,開始以更宏觀的視角探討世界近代史,尤其是大航海時代的影響。這段駐村經驗,讓她將台灣的歷史脈絡與世界歷史事件交織在一起,展示了她對於文明發展、全球化及原住民文化的深刻思考。
▲鄧文貞與作品《壺生》合影。
結語
鄧文貞的作品以深厚的技藝為基礎,將全球歷史事件與台灣本土文化融會貫通。她在作品中透過刺繡、織布等手法,將歷史、文化、族群議題視覺化,既充滿童趣與幽默感,又引人深思。在大航海時期、台灣原住民遷徙史與當代全球化背景下,鄧文貞的創作不僅僅是歷史的再現,更是一種對文明發展與人類命運的深刻省思。
(本文內容取材自策展人林文珊之展覽論述)
展 覽|【餐桌上的全球化 vs 台灣寶】鄧文貞個展
展 期|2024.09.28 (六)-2024.10.26 (六)
藝術家|鄧文貞
地 點|理善藝聚空間 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7號5樓之1
贊助單位:中華民國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