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危老都更重建案數量顯著增加,走在台北街頭,隨處可見老舊房屋正進行拆除或重建當中。然而,同時也伴隨著所謂的「都更孤島」景象出現,這些景象的背後問題,往往牽涉到複雜的人性與利益糾葛,導致許多重建案難以順利進行。
重建案能完成需多方協同合作
首先,許多重建案件卡在地主間的內部分歧。一些家庭因財產分配不均或歷史糾紛,導致無法達成共識,最終影響重建進程。更有些住戶提出不合理的條件,期望獲得更多利益,甚至在簽署合約後反悔,令原本順利進行的計畫陷入停滯,而開發公司或建商有時也未能專業處理案件,導致協商不順或中途退出,讓地主投入的時間和資金化為泡影。這些情況不僅拖延重建進度,甚至可能延誤五到十年以上,讓重建變得遙不可及。
儘管如此,還是存在許多成功的都更危老重建案例,能完成一件重建案往往需要多方的協同合作,不僅是建築、都更等相關專業團隊,大多也需要專業的整合開發人員與熱心的地主,二者在重建過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當各方凝聚共識,並滿足法定同意比例,重建才有可能順利進行。
理性判斷 積極參與 尋求專業諮詢
因此,無論是地主還是住戶,都應在理性判斷的基礎上慎選建商,並積極參與,如果有不確定性、無法自行判斷或個人因素,也可尋求專業諮詢,包括律師、政府單位或相關專業公司,以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當然,是否參與重建是每個人的個人選擇,都應予以尊重,倘若不願意參與重建,又需繼續居住在原建築中,則必須特別注意房屋狀況,因未參與重建的舊建築緊鄰重建基地,在重建工程進行時,可能多少會有鄰損的情形發生,特別是相連接的舊公寓,當建築物的結構被切開或有共同壁的建築物,若未進行適當的結構補強與防水工程,將來可能出現安全隱患。
此外,重建工程通常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期間的施工噪音與施工干擾也不可忽視。更重要的是,若原有基地面積過小,未來重建難度會增加,承擔的成本也更高,甚至可能更難以找到願意承攬的廠商。
地震威脅 屋齡老舊 都更危老重建刻不容緩
台灣位處於地震帶,地震發生頻繁,風險不可避免,近期日本及台灣地震研究專家皆預測,台灣東側外海的海溝型地震週期將至,一旦發生,規模可能達到8。老舊房屋的抗震能力相對較差,特別是台北地區屬盆地地形,當地震發生加上盆地效應與土壤液化問題,風險將更加突出。根據統計,台北市超過七成的房屋屋齡已經超過三十年,都更危老重建不僅是改善居住需求,更是安全上的迫切必須。
創新「耐震系統工法」 從源頭把關施工品質
為了確保未來居住的安全性,建議有機會重建的民眾積極參與,成功開發整合後在興建新住宅時,採用更好、更安全的創新耐震技術,如「Alfa Safe耐震系統工法」,透過工業化、系統化的施工方式,將施工品質從源頭做把關,針對建築物中每一個會裂、會漏水及地震容易破壞的每個部分,以一根鋼筋不中斷的方式在自動化加工廠加工成一體成形的鋼筋,解決傳統鋼筋的綁紮與現場組裝問題,使結構設計者與施工人員對施工品質的標準達成共識,不僅讓工地工人容易施工,降低人力需求改善缺工問題,自動化的技術可確保施工品質,同時避免人為疏忽和工人素質參差不齊的困擾,提升房屋耐震品質,讓新建築能夠經受時間的考驗,成為可以傳承百年的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