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以來,成為科技輿論焦點的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究竟有多創新?持平而論,雲端運算從來不是新玩意。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使用網路硬碟把資料儲存在遠端,或者使用Gmail、Hotmail,所有的電子郵件資料都在伺服器上頭,是從很多很多年以前就發生的事情。但雲端運算名字取得好,一般人一聽就好奇,好像是又發生了一個新興科技趨勢。名字取得好 彷彿新科技雲端運算本來就是網路產業的一個基本任務方向,也一直在進行著。對於你我使用者來說,雲作為後端、遠端的平台,是不需要被了解的,使用網路上各種服務,只要簡單順手就好。換個例子來說,有朝一日,當Google的Chrome OS能夠與微軟的Windows分庭抗禮時,使用者打開一個軟體或程式,並不需要知道是這個軟體是在自己的電腦裡,還是在遠端的伺服器上。因為對隨時有上網需求的使用者來說,知道程式在哪裡,真的有意義嗎?所以,雲端運算最大的創新,恐怕就是在名字上了。但雲端這個創新名字,也成了電子五哥的一致前進方向,也分別在資本市場帶動一波波的行情。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自從罹癌之後,一度在媒體上消失,近兩年復出後,嘴巴上永遠掛著雲端。他只要出現在公開場合,不論是記者採訪或演講,甚至股東會與法說會都在講雲端,連新成立的兩大基金會,不論是新媒體或藝術領域,也都要上雲端。 事實上,廣達一直專注在筆記型電腦代工上,非核心業務一直拓展不開來,包括早年做過的手機代工、液晶電視組裝等,都嚐到了很大的苦頭。直到目前伺服器出貨量成長,才算是搭上這新概念,難怪林百里開口閉口都是雲端。林百里的超級好朋友,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很早就把雲端放在嘴上。事實上,鴻海早就跟雲端搭上關係,除了伺服器之外,思科(CISCO)等奉行「無工廠主義」的歐美巨頭,早就把鴻海的工廠,當作自己的工廠。宏碁clear.fi 有雲端影子郭台銘因此把雲端相關的訂單,全部整合起來。最新成軍的天馬行步事業群,去(2010)年營收已經超過新台幣7百億元,今(2011)年則上看1千億元,讓郭台銘相當滿意。宏碁的雲端策略,在前任執行長蘭奇下台前也很積極,但目前聲勢緩了下來。去年6月,董事長王振堂與蘭奇,一同發表「clear.fi」平台,王振堂甚至說這是宏碁未來10年成長的祕密武器。「clear.fi」的概念其實很簡單,就是當手機、電腦、電視、電子書、平板電腦等所有消費終端都能上網時,「clear.fi」要統統串起來!透過「clear.fi」平台,可以把平板電腦上看到一半的書存進電腦,手機拍下的的照片傳到液晶電視中,「clear.fi」就是數位生活的「雲端中心」。不過在宏碁電腦市占率跌到全球第4,「clear.fi」的進度如何?似乎沒有人關心。至於英業達,在雲端商機發酵前,每年出貨的伺服器可貢獻超過新台幣5百億元營收,包括整機系統與主機板,一年出貨量在2百萬台上下。這數字甚至已經超過Google整體伺服器擁有量,可以看得出英業達雖然不多話,但也一直在鴨子划水。身為台灣雲端運算產業聯盟副會長的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對於整個雲端商機確實顯得低調又務實。他之前談到工研院的「貨櫃電腦聯盟」時,就直言不諱的公開說:「具體的商業模式,確實都還沒有談到。」看得出來,雲端確實火熱過一陣子,而真正能掌握其商機的,除了蘋果和Google外,台廠的機會在哪?雲端大戰已然開打,誰能勝出?